看豫剧、赏民俗 河南民众尽享“云”上文化盛宴
非遗记录片、传统文化讲座、戏曲表演……在16日上线的河南2.0版本“百姓文化云”平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让酷爱豫剧的老杨兴奋不已。
2021国际华人“春之声”新年晚会播出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演唱交响京剧《神州礼赞》,英国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独奏《G弦上的咏叹调》,加拿大二胡演奏家张仕根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英国青年歌唱演员菲比和中国青年歌唱演员刘鹏同台演唱《我和你》……
北京人艺上演《名优之死》 展现京剧与话剧融合的魅力
《名优之死》由田汉创作,讲述注重戏德戏品的京剧名角刘振声,在徒弟刘凤仙小有名气而被流氓恶霸腐蚀后,起而抗争却倒毙于舞台上的故事。
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成为人们跨年新选择
今年元旦假期,各地在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到图书馆阅读、去博物馆看展、体验非遗项目、观赏实景演出、线上听一场音乐会、收看跨年晚会……线上线下的各类活动、充足便捷的公共服务让人们的选择更多样,节日文化味更浓。
疫情阻不断 爱让心相连——2020年中埃文化交流回眸
一年来,庆祝中埃建交64周年云交响音乐会、中埃艺术家携手创作抗疫歌曲、“网上中餐厅”美食教学及厨艺大赛……70余项中埃文化交流活动在线上线下精彩呈现,一次次证明疫情没有阻断中埃人民的交往,而是让彼此在携手共克时艰中更加心心相连。
舞剧《李白》首登国家大剧院再现诗仙逸兴
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交响合唱版舞剧《李白》日前首度登上国家大剧院。关于李白的作品在舞台上层出不穷,以舞剧的形式表现诗仙的却鲜见。
“藏身”办公楼中的小剧场,何以让年轻人争相打卡?
随着形式多样的演艺新空间在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中心蔓延,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挖掘”隐匿在钢筋丛林里的小剧场,就像偶尔摸到“彩蛋”,为平凡日子添彩。
主旋律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在京启动
日前在京举行的主旋律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启动仪式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何毅亭说,影片将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起步、如何开天辟地的,用电影艺术形式反映“红船精神”,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精神品质和精神内核。
吴克群《追梦人之开合人生》道出人生遗憾 探寻追梦的内心支点
本周日晚10点,音乐人吴克群将做客《追梦人之开合人生》,吟唱他出道20年的追梦诗歌,畅谈这一路走来的迷茫与成长。
小村里的大银幕
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活跃着一支支电影放映队伍,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一方幕布,为乡村打开多彩生活。 如今,随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基层电影放映队不断升级设备,创新服务。新华社记者走近部分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与他们一道巡览田埂地头的光影世界。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人文类题材受欢迎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正式开幕。18年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参评参展数量由2003年的147部,增至2020年的3227部;从当初的一场学术研讨会,变身为今天的中外文化交流名片,为国内唯一具备纪录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专业平台。
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年教学成果展演落幕
自9月22日始,140多场线上展播,17场线下展演,力求在光与影的盛宴中,展现中国戏曲学院绵延70年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与育人传承风采。
让边远地区对芭蕾不再遥不可及
从2014年起,中央芭蕾舞团“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已经走遍了大江南北,最南至三沙的蓝天碧海,最西到达了新疆绵延无垠的国境线。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芭的前辈们就曾走到沂蒙山,在泥泞中为乡亲们跳起《红色娘子军》。至今,在普及芭蕾艺术的路上,一代代舞者们从未停下。
徽班进京二百三十周年 艺术跨界让传统戏曲绽放出时代色彩
今年正值徽班进京230周年,也是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十年,一系列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主题活动密集开展。
2021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在沪启幕
“演艺大世界—2021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开幕式7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举行,本届音乐剧节包括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国际音乐剧发展论坛以及2021音乐剧歌唱大赛等活动。
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落幕 粤剧《红头巾》获大奖
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晚会6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现场表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其中话剧《深海》、粤剧《红头巾》获得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大奖。
国内电影投资市场热情逐步恢复
在投资热情复苏的背后,是国产电影票房亮眼表现的强支撑。数据显示,10月全国电影市场产出票房63.51亿元,共吸引1.65亿人次观影,不仅票房产出远超2017年和2018年同期,也追近2019年10月同期的86.16亿元,其单月票房和观影人次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的新纪录。
北京喜剧艺术节如期而至 陈佩斯:疫情之下观众更需要喜剧
第十届北京喜剧艺术节专家研讨会近日举办。陈佩斯表示,疫情之下观众更需要欢乐、更需要喜剧,这也是他今年坚持做喜剧艺术节的动力。
都市题材小说 聚焦“网红”
当“网红”开始普遍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看待它?近日,作家周婉京带着新作《了不起的郝大小》在京举办分享会,与学者胡赳赳现场探讨了近期社会上热门的“网红”现象。
金鸡奖配套活动学生影评大赛结果出炉 147篇作品获表彰
作为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盛典的重要配套活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系列活动——学生影评大赛29日举行颁奖仪式,经过学校初筛和专家评审组的三轮“盲评”,147篇优秀习作从厦门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表彰。
京剧"第一科班":不过随于时代,反处处合于时代
首届“富连成戏曲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不少学者和专家认为,富连成社的发展历程,对于当下戏曲的“守正创新”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剧场,从“文化地标”到为城市的精神“画像”
上海正在掀起新一轮剧场建设高潮。上一轮全国各地建设“大剧院”的风尚,也是由1998年落成的“上海大剧院”掀起的。在火热的大剧院建设潮流中,全国各地的“大剧院”纷沓而至,都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25部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亮相第33届金鸡奖活动
24日晚,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脱贫攻坚主题影展暨八闽电影巡展在厦门启动,《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秀美人生》等25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国产电影将在福建各地展映。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60周年藏戏音乐会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60周年藏戏音乐会25日在拉萨举行。社会各界观众及该剧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现场观看《诺桑王子》《文成公主》《六弦情缘》等传统、新编藏戏。
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300多部国产影视精品“搭船出海”
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活动上获悉,自2014年启动至今,通过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活动,《北京青年》《从中国到中国》《我们结婚吧》《长安十二时辰》等300余部国产影视精品成功“走进”英国、俄罗斯、希腊、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七位舞台艺术家受邀参加2020第比利斯国际舞美双年展
第三届“第比利斯国际舞美双年展”(Tibilisi Biennaleof Stage Design2020)于近日举办,中国七位舞台艺术家胡佐、秦文宝、刘鹏(蓬蓬)、倪放、谭泽恩、熊春红、张武受邀参加该展览的国家展。
数字技术助力中国戏曲电影守正创新
近日,中国戏曲电影《风雨同仁堂》作为代表影片亮相“首艺联2020戏曲电影展映”,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关于中国戏曲电影创新发展路径的讨论。15日在京举办的戏曲电影论坛上,与会专家探讨了数字技术对戏曲电影守正创新发挥的作用。
于洋孙莉联袂登台 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基督山伯爵》首演
11月10日晚,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基督山伯爵》在戏剧场迎来首演亮相。主演于洋、孙莉、赵岭、罗巍、孙立石、王卫国、富鹏栩携手剧中演员,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为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绝伦的复仇大戏,致敬世界文学经典,探寻爱与希望的力量和意义。
《国家宝藏》第三季在故宫博物院启动
11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共同为节目揭幕。
非遗进景区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两年,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非遗加速进入百姓视野、融入百姓生活,尤其是各地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项目不仅成为常驻表演项目,更成为景区营销宣传的新亮点、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途径。
美丽非遗向世界展示普通中国人的抗疫付出与情感
身着苗族盛装的滕静蓉,可谓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一道风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挑花的传承人,她不仅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挑花作品,更带来了湘西百姓的朴实与热情。
2020年夜间文化演艺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2020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同期还发布了夜间经济榜单。和2019年相比,2020年夜间文化演艺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传统剧目实现创新和突破,新晋剧目更加潮流,更加贴近市场,营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
法国导演执导中国戏剧 新版《雷雨》产生怎样化学反应?
为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央华戏剧将《雷雨》与曹禺女儿万方编剧的《雷雨·后》制作成连台戏,并邀请法国戏剧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执导。
2019年我国国产科幻电影票房翻倍
2020中国科幻大会1日发布的《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票房为195.11亿元,其中,《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国产科幻电影票房总计达71.405亿元,是2018年国产科幻票房的2.12倍。
音乐作品《珠澳情深》创作启动 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继音舞诗《记忆珠海——蔚蓝色的爱》首演后,珠海演艺集团日前启动创作又一部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舞台作品:民族管弦乐与合唱《珠澳情深》。作品由87岁高龄的音乐家何占豪担任艺术指导。
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揭晓
第3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活动11月1日在东京闭幕并举行“金鹤奖”颁奖仪式。《决胜时刻》《囧妈》《荞麦疯长》等多部中国电影得奖,肖央和钟楚曦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创文化——解码乡村文化振兴的河南探索
乡村文化振兴,不能只靠送文化,也要种文化,让农民自己创文化。近年来,河南在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上尤其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培育一批文化志愿者队伍、挖掘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在农村广阔天地留下一批永不撤离的文化“轻骑兵”。
电影《喜宝》口碑遇冷 亦舒IP加持难挽颓势
在国庆档后缺少新片、《喜宝》几近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该片上映一周,票房仍未冲破1亿元大关。比票房更冷的是口碑,截至10月22日15时,该片豆瓣评分仅为3.4分,“好于0%的爱情片,好于0%的剧情片”。
演技站“C位”,好演员才能就位
好作品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好演技需要日积月累地打磨。表演类选秀节目,应该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好演员,并为好演员打造好舞台。而演员自身,需真正地扎根生活,潜心打磨演技,用心塑造角色,精益求精搞创作,这样,演员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国家大剧院《基督山伯爵》11月亮相 于洋孙莉赵岭等实力派演员加盟
11月10日至15日、17日至18日,国家大剧院2020年度巨献——新制作话剧《基督山伯爵》将亮相戏剧场舞台,致敬原著作者大仲马逝世150周年,再现这段为世人所熟知和喜爱的传奇复仇故事。
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10月21日播出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从10月2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黄金时段播出,每天两集。
《高级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施行 杜绝假唱、假演奏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员经纪人委员会发布的《高级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
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京开幕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于10月17日在京开幕。
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揭晓任达华童瑶获最佳男女演员奖
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暨第13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颁奖晚会18日晚在湖南长沙举行。在电视剧《澳门人家》和《大江大河》中有精彩表演的任达华和童瑶捧得最佳男、女演员奖,王一博和赵丽颖将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揽入怀中。
陕西青年电影制片厂挂牌成立
作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陕西青年电影制片厂在西安挂牌成立,该厂致力于为青年影像工作者提供有保障的准入机制与上升通道,同时发掘与培养更多有志青年电影人才。
5部意大利大片13日起在京放映 每场票价仅8元
《托斯塔纳天堂》《闯入者》《西西里奇妙故事》《料理作曲家:瓜蒂耶罗·马切西》和《带魔术盒的男人》等五部意大利影片即将上映。
贵州播州:图书馆提档升级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投入3000万元在城市中心的南白公园修建了播州区新图书馆。新馆于2016年10月开馆,馆内开设了期刊阅览室、视障读者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等服务窗口及体验区,启用了多种智能化管理设备。截至目前,该图书馆已接待读者64万余人次。
博物馆受追捧、观演观影有热情 假期文化生活异彩纷呈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走出家门探亲访友、旅游休闲,在各地景区迎来旅游高峰的同时,各类文化机构也为民众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北京国际音乐节 青年演奏家致敬贝多芬
2020年恰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从10月12日晚开始,连续三晚重磅推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致敬“乐圣”。
兰州大学声乐套曲《敦煌廿咏》作品发布
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历时三年创作的声乐套曲《敦煌廿咏》举行作品音乐会,以现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尝试用声乐演绎敦煌文献。
平遥创投”激发华语新锐影人 打开国际视野之窗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12日举行“平遥创投(PPP)”入围项目陈述会,经过两年的“平遥创投”正在成为中国发现电影新人的一个“孵化”平台。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11日晚在陕西西安开幕。本届电影节为期6天,包括欢迎活动、影片特别推荐、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陕闽交接活动等六大活动和电影嘉年华配套活动。
用梦想的力量折射时代精神 《追梦人之开合人生》昨日首播
全国首档场景闯关式人物访谈节目《追梦人之开合人生》昨日开播,节目由谢楠、池长庚担当主持。在首期节目中,青年演员张天爱分享了她的逐梦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