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往期回顾
  • 专家团队
  • 精彩剧照
  • 幕后花絮
首页 > 要闻

《似是故人来》第四期 稻花香里说丰年

发布时间:2020-08-11 08:07:04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

梁启超说:“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水稻,作为一种自然界原本存在的禾本科稻属植物,在中国人的干预下,成为世界人类赖以生存与绵延不息的物质基础。以水稻为本体形成的稻作文化,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类型,其蕴含着更为广阔深邃且系统完整的历史,它用一种无声的方式记录着中国人一万年的上下求索精神。

中国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湖南道县玉蟾岩曾出土了距今一万多年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经熟练掌握水稻种植技术并大量囤积稻谷;《史记》中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命助手伯益分发水稻种子,显然在四千年前水稻种植也已推广到了黄河流域;战国时期,因水稻而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如四川都江堰与陕西郑国渠)在各地涌现;北宋初年引入占城稻,经过改良后奠定江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地位。当帝国重心南移,水稻开始取代了小麦接掌中国农业,也彻底解决了古典社会时期人口增长与粮食短缺在经济发展路上难以调和的矛盾。

1973年,袁隆平带领协作组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亩产量从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掀开了人类水稻种植史上崭新的篇章;今天,当杂交水稻在国外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万公顷,自称为“90后”的袁隆平正带领团队进行着海水稻的研究。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8月11日晚21:20,《似是故人来》节目第四期将于中国网、江苏卫视、爱奇艺同步播出。节目中,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将特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平,水稻文化学者玄松南,带领观众走进以精耕细作为底色的农耕世界,一起蛙鸣鱼跃品稻香,稻花香里说丰年。(作者:李小奇)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平(右)

水稻文化学者玄松南(右)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9/2/2020921599035039761_432_3.mp4
《似是故人来》第七期 翻译——穿透时空的文字交流
9月1日(周二)21:20,中国网、江苏卫视、爱奇艺同步播出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之第七期。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8/24/20208241598231280944_432_3.mp4
《似是故人来》第六期 中国武术不止于技击
8月25日晚21:20,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特邀全国金牌武术教练吴彬,带领观众一起走进神奇的中国武术世界。
《似是故人来》第五期播出 邂逅“一味赤色栀子心”
《似是故人来》,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将与中医名家郝万山一起,共同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问诊把脉”。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8/31/20208311598861455254_432_3.mp4
《似是故人来》第五期 为中医文化“问诊把脉”
8月18日(周二)21:20,中国网、江苏卫视、爱奇艺同步播出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之第五期。
《似是故人来》第四期播出 与袁隆平禾下乘凉话丰年
节目中,王晓辉与袁隆平围绕杂交水稻最新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对青年人的寄语等方面展开探讨,对话中金句频出,引发公众思考。
  • “似是故人来”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的首个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节目从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的第一视角出发,围绕国内外对中华传统文化质疑与否定的声音,以社会文化现象、热点文化问题为切入,通过“走访+对话”的节目形式,剖析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
  • 发起人:王晓辉
    总监制:薛立胜
    制片人:詹海涛
    导演组:胡俊峰 李小奇 李芳 李汀 刘迪 姜一平 许浩成 奚婷
        胡俊 刘昌 薛秋颖 王肇鹏 王瑞娜 王冠初 张正朋 遇翔

  •   电话:86-10-88824959
         13801273786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 优酷视频 腾讯视频 爱奇艺 今日头条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