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典集百匠神韵,复刻千年盏脉——访《中国建窑建盏大观》主编陈吉

发布时间: 2020-09-21 14:55:34 | 来源: 闽北日报 | 作者: 蒋雪娇 | 责任编辑: 王肇鹏


一本全面介绍建窑建盏的新书——《中国建窑建盏大观》近期将与读者见面。


当代建窑建盏·金油滴建盏


这本书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著,通过全方位视角,使读者深入了解建窑建盏的兴衰和复兴过程,揭开建窑建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神秘面纱,让建窑建盏走向公众。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本新书的基本情况,近日,记者专访了该书的主编——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大学非遗研究首席专家,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


记者:为什么编著《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它与以往介绍建窑建盏的书籍有什么不同?


陈吉:建窑建盏作为中国黑瓷代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追本溯源,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从宋朝的历史辉煌,到中间的失传数百年,再到今天的技艺恢复,历经数次跌宕起伏的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遗憾的是,以往市面上关于建窑建盏的相关书籍比较杂,都是局部的、碎片化的资料,不利于建窑建盏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中国建窑建盏大观》是一本全面、系统、具体地介绍建窑建盏的权威性著作。自2017年7月起,在原福建省文化厅统一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编撰工作,《中国建窑建盏大观》于2019年12月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刊印第一版。


宋代建窑建盏·曜变盏


记者:《中国建窑建盏大观》都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本书有哪些特点?


陈吉:《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全书共七章,分别为窑烟袅袅的热土、炉火映红的天空、横空出世的奇葩、闻声宇内的华章、匠心非凡的工夫、梦圆千年的振兴、雅俗共赏的佳作七个部分,全书从不同角度深入介绍了建窑、建盏、建盏文化、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恢复和传承、建窑建盏发展前景、宋代建盏的收藏和赏析等方面的内容,并收集了近百位当地建窑建盏非遗传承人的作品,于土和火之间见证建盏神韵。


为激发因材施艺的灵感和精心手作的潜能,《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在成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首先是集众家所长,成文化大观。参与本书撰稿的多为行业名家,有古陶瓷研究学者,有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有手工艺传承研究者,有古诗词研究者,有盏茶文化研究者和权威者等。其次,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作为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著,该书面对的读者群是广泛的,必须担起普及文化知识的责任,所以参与书籍撰稿的作者力求深入浅出,通俗行文。再次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这本书从文化角度出发,多维度审视建窑建盏传统工艺发展,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代建窑建盏·当代曜变花瓶


记者:书中都介绍了哪些知名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工艺大师?他们是如何留住手艺,传承技艺的?参与这本书的编辑专家都有几位?


陈吉:建盏虽只是一个茶碗,但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并不简单。这本书中提到知名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孙建兴、蔡炳龙、黄美金、许家有、熊忠贵、蔡炳盛、吴立主等。这些手艺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苦心坚守,他们一生专注一件事,把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做到极致,让国之瑰宝重焕光彩。比如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美金,其从事建盏制作和创作近四十余载,他从古窑址旁采集来数以千计的建窑残片, 悉心研究失传的技艺,并对建盏釉色进行大胆创新,成功研制出“金油滴建盏”。此金油滴建盏,金斑璀灿,光彩夺目,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陶瓷烧制技艺和建盏品类的一项空白。


书籍的编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了解建窑建盏的权威史料,《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在编写和编辑的两年多时间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本书的看法和意见。在社会各有关方面帮助下,使得统编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参与该书的编辑作者共有29位,他们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以自己的专业智慧,用平实语言,全方位梳理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发展脉络,集合历年的各路研究成果汇集到此书中,荟萃成中国建窑建盏历史文化的蔚为大观。


当代建窑建盏·金丝万缕


记者:您觉得编著《中国建窑建盏大观》有什么意义?


陈吉:《中国建窑建盏大观》是一本全面介绍建窑建盏的书,对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全方位多视角地普及了建窑建盏的知识,让大家了解建窑建盏兴衰和复兴过程,不但综合考察建窑建盏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而且生动地描绘建窑建盏产业在新时代发展前景,让建窑建盏成为民众共享的精神物质财富,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把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当代建窑建盏·浮雕油滴



当代建窑建盏·兔毫盏


当代建窑建盏·油滴盏


建窑建盏·万山可染


当代建窑建盏·曜变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