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学者说 | 与陈卓馆长一起走进天津博物馆(一)

发布时间: 2020-06-24 09:23: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肇鹏

编者按:2020年,中国网文化频道推出“学者说”精品栏目。在这里,每一位博物院的院长、博物馆的馆长都是主人公。他们将以最真挚的语气,最精练的话语,带领我们走进一座博物院、博物馆,介绍他们心中最为特别的文物、藏品。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穿越古今王朝,探寻中华魂魄,了解文物背后的传奇,领略其无穷的魅力。


20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馆迎来了其一百岁生日。 现在的天津博物馆,无论是体现着先进理念的建筑外观,还是重新架构的展览陈列,无不散发着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的新鲜气息。 而新鲜的身影背后,是其长达100多年的历史沉淀、辉煌足迹。


 这座百年博物馆,有太多耀世奇珍,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有什么宝贝,是我们绝对不容错过的呢?


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陈卓馆长的脚步,聆听几件特别的文物故事吧。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


今日的主角,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鼎界颜值的超级“扛把子”——国宝太保鼎。


太保鼎


大家好!我是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我馆镇馆之宝——西周 太保鼎。鼎为方形,高57.6厘米,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体型并不算大,但却“大名鼎鼎”。


西周太保鼎和著名的梁山有着深厚的渊源。宋代,108位英雄好汉曾在梁山演绎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一段悲壮传奇。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几位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意外发现了一个地洞,挖开一看,里面竟然藏了7件青铜器,这就是著名的“梁山七器”。它们是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太保鼎等。这些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学界的头等大事。而西周太保鼎是是目前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弥足珍贵。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问,这个梁山墓的主人究竟是谁?为什么他会拥有这些华美青铜器呢?列鼎是中国西周时的礼法制度,西周王室、贵族的祭祀、宴飨、丧葬等活动都遵从“列鼎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王室贵族的生享死葬都以此为标准,非常严格。从太保鼎出土的情况以及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它应该是西周贵族使用的青铜礼器。而太保鼎腹内壁清晰可见的“大保铸”三字则彰显了它主人的身份。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按照金石学考证,这件鼎被称作“太保鼎”。太保是周朝的官职,为监护与辅弼周王的重臣,地位非常显赫。《尚书》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经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的主人便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


太保鼎


西周太保鼎纹饰优美,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四柱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大部分鼎都是“身长足短”,给人一种非常平稳的感觉。但太保鼎却是“身短足长”,并在柱足中部装饰有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西周太保鼎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享誉海内外,堪称国之瑰宝。因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一。


 ——陈卓 天津博物馆馆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