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常嘉皋缅怀父亲常书鸿:回中国、去敦煌是他心之所向

发布时间: 2022-06-23 10:13:3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常嘉皋 | 责任编辑: 葛蕾

文/常嘉皋

【编者按】今年6月23日是敦煌研究院(前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始人常书鸿先生逝世28周年纪念日。常书鸿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莫高窟,为抢救、保护、发扬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缅怀常书鸿先生,其子常嘉皋特作此文。

1935年秋天,留学法国的父亲常书鸿漫步巴黎塞纳河畔,在一个旧书摊处,目光停留在一部由6本小册子装订的《敦煌石窟》,打开册子,看到里面是甘肃敦煌千佛洞壁画和塑像图片300余幅,是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的,父亲被来自故国的东方艺术魅力深深打动,同时也为莫高窟的保存状态感到担忧。回中国,去敦煌,是他心之所向。

1935年父亲在法国巴黎。(图片由常嘉皋提供)

图片由法国西域考古探险队的摄影师夏尔·努埃特拍摄,地点是莫高窟第138窟,拍摄时间为1908年3月-5月,收录于伯希和《敦煌石窟》卷一。信息由孙志军先生提供。  

父亲回国前,接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打来的电报,聘请他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并希望从速回国任职。  

1936年秋,父亲毅然放弃了在法国的平静生活和优渥工作,为追求那诞生了一千多年的敦煌莫高窟艺术,只身从法国乘坐国际列车回到了当时的北平。   

父亲亲眼目睹了国家当时所处的苦难,残酷的现实使他明白仅凭个人力量奔赴千里之外的敦煌谈何容易,况且眼前的生活还没着落,于是就接受了聘请,担任北平艺专西画系的主任、教授,期盼着能去敦煌的机会。   

1937年6月,在北平父亲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展筹委会,他参展的个人作品获得第一名。时任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拜访常书鸿,对常油画颇为赞许。

《华北日报》1937年6月6日第6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父亲辗转多地办学,1940年底到了重庆。  

1941年,父亲终于盼来了前往艺术宝库――莫高窟的契机。

1941年,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在西北考察时到访了莫高窟,对敦煌艺术高度评价,考察结束后,他就提议将敦煌千佛洞收归国有,招收人才成立“敦煌学院”,对敦煌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   

1941年《说文月刊》第三卷第十期,刊登了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西北纪行诗》提及:''敦煌文物散全球,画塑精奇美并收。同拂残龛同赞赏,莫高窟 (窟所在地,唐时称莫高乡,因以得名)下作中秋(注:1941年10月5日)。(在莫高窟前张大千寓中作中秋……。)"

《说文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注:《说文月刊》于1939年2月在上海创刊,由卫聚贤主笔,是中国近现代早期著名的学术期刊,其作者均为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   

1942年9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父亲任筹委会副主任委员。1943年2月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在兰州召开会议。

西京日报 1943年02月10第3期。

《甘肃民国日报》 1943年02月12第3期。

1943年2月20日清晨,父亲与最初筹备人员一行6人,身着北方的老羊皮大袄,头戴着北方老农的毡帽,顶着高原早春的刺骨寒风,乘着一辆破旧的敞篷卡车,开始了一生难忘的敦煌之行。  

父亲一行从兰州出发,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辛,才来到西北沙滩戈壁之中已经处于废弃状态的敦煌莫高窟。初到莫高窟环境极其困难,因陋就简,白手起家,一切都从头做起,他们首先展开了对洞窟危害最大的流沙清理,同时逐步开展了对洞窟的分类登记,以及壁画的临摹工作。

图片是法国西域考古探险队的摄影师夏尔·努埃特拍摄的当时的莫高窟九层楼,拍摄时间1908年3月-5月。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信息由孙志军先生提供。

1944年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父亲任研究所所长。  

1945年,父亲先是受到了家庭变故的打击,接踵而至是7月父亲接到国民党教育部来的一道命令,宣布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所大部分员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陆续离开了莫高窟,最后仅留下范华和窦占彪两名工友。家庭破碎,事业无以为继,人生跌至最低谷。但父亲不灰心、不气馁,四处奔走,八方呼吁,顽强抗争。父亲的努力有了成效,国民政府决定由中央研究院接办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1946年,常书鸿在重庆招聘员工时结识了李承仙,母亲进入了常书鸿的世界,两人相伴一生。

1947年11月常书鸿和李承仙拍摄于敦煌莫高窟窟前。时间是李承仙标注的。 (图片由常嘉皋提供) 

1949年9月28日,父母亲和坚守在研究所仅剩的几位工作人员,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敦煌的解放,迎来了莫高窟的新生。  

敦煌研究院资深专家孙儒僩回忆道:"1950年8月22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赵望云、张明坦两位处长,代表中央文化部来接管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后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

前排左起:欧阳琳,孙儒僩,张明坦,赵望云,常书鸿,范文藻,辛普德,后排左起:黄文馥,李承仙,史苇湘,霍熙亮,刘栄增,段文杰,范华。(资料图片由孙儒僩提供)

新中国成立后,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开启了新的一页。

常书鸿和李承仙20世纪70年代拍摄于莫高窟(图片由常嘉泉提供)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父亲心有所往,终至所归。  

                                                                                                   2022.6.23.于日本

致谢:解放前民国报刊杂志刊登的有关报导由文化研究学者袁鹏先生提供以及好友的协助,特此感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