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千黛 | 旅英小记·走马观几朵自己的花(五)

发布时间: 2021-09-12 17:28:4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千黛 | 责任编辑: 李芳

《Oil Sketch:对“绘事后素”的西方注释?——小感国家美术馆里的几幅“素画”》

千黛

“绘事后素”,语出《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这一段文字,细细分析,子夏和孔子说了一个审美问题。子夏的意思是一个没有涂脂抹粉描眉画眼的素颜女子,但她美好的笑容、顾盼流转的眼神,却胜过那些粉黛,为什么呢?孔子说描描画画这些事要往后放,“绘事后素”,加工装饰的“绘事”,要“后于素”。孔子讲的这个“素”,是底子、本质的意思。经过历代无数审美观的惕练,在绘画上,大美至简的水墨表现,深受文人的推崇。直到今天,有许多修行深厚到一定境界的艺术家,仍然灵悟、喜爱黑墨白宣营造出的,那种可以和黑白照片传达出的悠悠气韵,相通和的“素意境”、“素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好像以铅笔钢笔绘制的素描(Sketch)是西方绘画里的那个“素”。但看完国家美术馆里的几幅“素画”,知道了“Oil Sketch”这个词后,恍然一悟,原来这个“Oil Sketch”才是油画里的那个“素”,由“Oil Sketch”营造出来的意境和气韵,才略等同于中国绘画里的水墨素韵。

image.png

《哀悼死去的耶稣》

先来看伦勃朗这张《哀掉死去的耶稣》,就是这幅图的图注里,标注着“Oil Sketch”。整个画面,素淡凝重。画面有四个画眼:1.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2.两个哀伤得昏死过去的人;3.中间一列淡然行走的军队;4.与耶稣相对,画面最左上方,似乎在体验耶稣的受刑,而坐在一个横木上,双手似缚于后,仰面朝天的人……远处的天空乌云滚滚但还有落日余晖,城市渺渺;一个妇人用巾帕揩泪,一个对着耶稣祈祷……不着绚色的“油素描”,真的好。

image.png

《被阿米达征服的爱》

image.png

《维纳斯的诞生》

image.png

《波提切利》

image.png

《鲁本斯》

再来看看安东尼·凡·戴克和鲁本斯这两幅神话传说故事的画作《被阿米达征服的爱》和《维纳斯的诞生》。对比着想起波提切利色彩绚烂的《维纳斯的诞生》,这两幅画意韵气息都显得颇简淡素朴,仿佛更是神仙们最本真的样子呢。阿米达灵动的眼神,真是子夏说的“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呢。

image.png

《狮猎》

image.png

《圣巴巴拉》与《狮猎》

如果说基本不用颜色的这两幅画能够将虚缈仙意自然承托出来,那么鲁本斯另一幅《狮猎》,则证明素画一样能将激战争杀的氛围,给予很好的表现。看得清的是四匹马、六个人、两头狮子的搏斗,人狮的力量、表情、动作,都现场感满满。被狮子抓住的人,眼神很惊恐,正在长枪刺向狮子人的眼神,更加紧急不安。被摁倒在地、上颚中枪的狮子,真是不甘。中间这匹马表现得异常好,眼神惊惧,担心着马背上的主人,脚下却又注意着,没有踏在倒地、也许已经死去人的身上,蹄子着地和马屁股的位置证明,这马为了不踏在人身上,是费力做出这个动作的。主画面后面有两个渐淡的层次,第一个骑在马上、准备反手刺杀狮子后背的人,虽然已淡到了快无,我们却在这快无的几笔描绘中,还能感受到他将要刺杀的力量。如果说《圣芭芭拉》那张素画充满了静的张力,这张《狮猎》则充满了动的张力,脑海里将这两张放在一起看,令我遐思迭迭。如果好莱坞和迪士尼合作一下,场景再现的话,一定比大片还好看。


image.png

《耶稣与通奸妇》

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这幅《耶稣与通奸妇》,画于1565年,生动地描绘了这个经典的圣经故事:“Whoever is free of sin should cast the first stone”。被判通奸要执行众人以石击死的妇人站在画中,扭头垂首看着在地上写下这句话的耶稣。耶稣低调地弯身写着,悲悯慈爱在他垂着的衣袖上一波三折。即便耶稣写在地上的是荷兰文,但画面中没看到字的要来看耶稣写了什么,看到字的有人默然、有人鼓掌、有人已经放下了三块石块、有人已经转头离开、有人正在转头离开……基督教教义的“素”与“本”,用这样素淡的笔调表现,毫不逊色,并且更耐人品味。

image.png

萨恩勒丹教堂一

image.png

萨恩勒丹教堂二

image.png

涂鸦署名萨恩勒丹

image.png

潘玉良静物画(网络图)

最后看两幅彼得·詹斯·萨恩勒丹教堂内部建筑的画作,是他一贯从来的素。整体画面的风格光影,不用我赘述。我想说的是,17世纪的教堂里,允许穷人在里面乞讨和杂耍吗?即便巨大的教堂,小得不能再小的人,还是可以看到图一里的一个牧师、一条狗、一个靠着大理石柱的乞讨妇人;图二里两条狗,一条在被主人训练着作揖吗?主人旁边的小孩居然在大理石壁上涂鸦:一匹马上骑着四个人。两幅图中,在教堂里远处行走的人,显然都与近处坐着的是不一样的人。有意思的是,涂鸦小孩给自己的涂鸦作品的署名,竟然是彼得·萨恩勒丹,让我想起潘玉良的一幅静物画,一本书的封面,著者的名字是“玉良”,意味无穷。

朱熹集注《论语·八佾》里孔子的“绘事后素”,说:“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说:“绘画之事后素功。”我觉得均非孔子本意,因为孔子说完“绘事后素”后,还有话:“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从描描画画谈到诗,孔子已经将这个绘事做了引申,孔子的意思,“绘事后素”是个全面审美的问题,无论是美人还是绘画,无论是绘画还是诗歌,入时的打扮、绚烂的色彩、华丽的辞藻,都应该以朴实无华的“素”为基础。这个“素”,应该是美人、绘画、诗歌的“本”,更应该是文学艺术家创作的“素心”、“本心”、和“赤子之心”。

image.png

千黛近影

千黛简介:

号妙飞天。诗画世家,灵韵妙悟,工诗文书画。毕业于北京大学,【抱千堂】主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其著作《倾城之蝶》《问鹧鸪》《天地大美—王广才画作精品集》《“不似”的浪漫—张茂材画传》已先后入藏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内蒙古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省及广州市图书馆。《五福临门》《绿憩》等画作由中华慈善总会等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