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一首《十送红军》为何总让人热泪盈眶

发布时间: 2021-03-26 09:44:38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一首《十送红军》为何总让人热泪盈眶(品味红色经典⑦)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半个多世纪来,一首《十送红军》唱遍全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反复吟唱、不断回味着。“这首歌与长征密切相关,它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与红军难舍难分的情感。”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潘庆蓓介绍,1961年,空政文工团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正是这场被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前奏篇”的演出,将《十送红军》推向了大众。

1960年,空政文工团接到重要任务,要求把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的代表性革命歌曲编排成大型歌舞,以鼓舞全国人民和全体指战员。创作的重担落在张士燮、朱正本等人身上。在此之前,二人已合作过电影《万紫千红》的主题曲《银球飞舞花盛开》等多部作品。然而,主创团队在编创中发现,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许多当年的歌曲并没有完整保留下来,尤其是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时,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现。他们决定组成采风小组,亲自去一趟江西,在长征开始的地方汲取灵感。

多年以后,张士燮、朱正本回忆采风创作的过程,依然感触颇深。张士燮曾经谈道:“革命老区人民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回忆往事、歌唱红军时期的歌曲时,常常一边唱一边流下泪水。”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红军的江西民歌整理归纳后,写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朱正本一拿到歌词,就被其朴实不失深情的语言打动,他的脑海中回响着采风搜集的民歌曲调,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一气呵成完成了谱曲。“谱到‘七送’,‘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朱正本曾这样回忆。

让朱正本潸然泪下的那段往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决定开始长征。1934年10月,8万多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根据地百姓上演了送别红军的感人一幕。

转移的口令声,在部队中迅疾传开。向西转移,对于部队中的很多人来说,意味着离别保卫多年的革命根据地,也意味着与家乡父老的诀别。闻讯而来的百姓,纷纷赶到村头、河边和大道旁,送别踏上征程的红军。他们一边送一边唱,一边唱一边流泪,他们中有红军战士的父母姐妹,有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有年幼无知的孩子……这一历史画面,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上,被艺术化再现。

“小时候,我通过广播听《十送红军》,读大学时,我为电影唱《十送红军》,这首歌我不止一次唱,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参演《永远的长征》是最动情也最难忘的一次。”歌唱家张也说。《十送红军》在《永远的长征》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长征伊始百姓送别红军时,第二次在长征胜利会师后,由张也和雷佳分别演唱。

《十送红军》的歌词口语化,以叙事为基础,有很强的画面感,曲调在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循环曲式,唱半句、停半句,表达的是留恋不舍、深情祝福等多种情绪。张也认为,这首歌既饱含百姓与红军的鱼水之情,也表达了人民对于党的深厚感情和革命必胜的决心。演唱中,她采用戏曲的表现手法,适当加入气声和哭腔,将这种难舍难分又无比坚定的复杂情绪,丝丝入扣地表达出来。“每次唱《十送红军》,我总会热泪盈眶。”张也说。

一首《十送红军》,跨越几十年,为何总让人热泪盈眶?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十送红军》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正是因为唱出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希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