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多出精品力作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面对很多复杂情况,也收获了更多感动和思考。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对此深有感触,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历了特殊的一年,最大的收获是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未来,我们也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她注意到,此间涌现出很多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这其中以报告文学和诗歌居多。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即文学和生活的关系。“现在的生活可谓是极其复杂,面对扑面而来的这一切,作家不能忽视,更不能躲避,我认为这是一个写作的时代,今后还会出现相关的优秀作品。”
说起今年的提案,范小青的关注点依旧落到与教育有关的民生问题上。她建议在政府层面推广校车,现在的状态是仅有少数民办中小学有校车,而无论从减轻家长接送负担、还是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等方面而言,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方推广校车是一件对各方都利大于弊的事情。同时,范小青认为,这对于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而言,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谈到文化自信,范小青认为,自信一方面来源于他人评价,但更多则来源于对自身的认识。要自信,首先就要包容、开放,面对我国不同门类的文化发展不均衡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比如可能电视剧更容易走出国门,受到其他国家观众的认同。但我们的文化自信并非来自国际好评,而是来自大家对精品的判断基本一致。她说,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出精品力作,多出精品力作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那么放眼望去,我们这一代能留给后人什么东西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谈到刚刚卸任江苏省作协主席的职务,范小青坦言,这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创作节奏,“我曾开玩笑说,我是一个面对双屏、三屏、四屏的电脑显示器都能应付得来的人”。她透露自己的创作习惯是“多线并进”式的,“长篇、中篇、短篇可以同时进行”。如果非要说变化,那便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由曾经的“被动”到如今的“主动”,退休后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琢磨生活,为写作积累。范小青说,“好奇心是一个作家不可或缺的素质,退休后,我将提醒自己保持好奇心,不断地深入生活,对写作进行积累。”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绘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新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写过不少乡村题材作品的作家,范小青认为,除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外,更需要提高乡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升乡村整体的文明程度,真正从精神层面实现城乡一体化。问到她今后是否还会创作农村题材的作品,范小青笑着说,“乡村题材的作品会有的,虽然现在手头上没有写长篇的打算,但也许我下一个就会写!” (采写:中国作家网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