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仝杰:“玉雕艺术的策展人”

发布时间: 2021-01-25 20:17:5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肇鹏

 仝杰,苏州玉雕名家,苏州玉雕馆艺术总监,一级技师,浙江省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雕研究院专委会委员,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专委会委员,徽派玉雕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苏州相王路玉雕商会副会长,NGTC珠宝鉴定师,国家注册艺术品评估师,天天鉴宝常驻玉雕师。

时光流转,岁月不息,“玉雕人”以绰约风姿,不断书写着他们的传奇。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玉雕人”,仝杰对玉石雕刻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因为家中长辈从事玉器行业,仝杰自幼便在金玉满堂的环境中长大。从幼时到少年再到而立之年,仝杰一路追逐心中热情,为玉雕做贡献。

头角峥嵘,斩获多项殊荣

1984年,河南镇平,仝杰出生来到一个玉雕世家,好的家庭氛围给与了他更好的教育环境,自幼他便在长辈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学习玉雕知识。度过少年,如果说别人的21岁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那么仝杰的21岁已经是披上铠甲、为玉雕而“冲锋”。

21岁,仝杰已带着满腔热情和累积的深厚经验,全身心投入雕刻事业,早早创办起四鬼玉雕工作室。经过多年磨砺,仝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玉雕特色,作品深受行业内外客商好评,陆续斩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紫光杯金奖等众多奖项,名气大增。

仝杰代表作:府上有龙(左),义薄云天(右)

仝杰重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坚持传达个人情感的创作才是好的创作。为了自己的艺术生成,废寝忘食是仝杰最司空见惯的事情,随意问起一名熟悉仝杰的商客,究竟喜欢仝杰作品的什么?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他的作品,简洁大气,刀法利落,寓意新颖,深得人心”。

胸怀大局,发扬玉雕文化

不夸张的说,玉石雕刻是一份苦差事,从设计到雕琢,再到打磨抛光,完成一件作品要花费很长时间,同时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付出,稍有瑕疵,就会破坏整件作品的完美。在仝杰看来,玉雕最难的还是构思,因势造型、依色取巧,怎样依势而雕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石料的技巧是很难掌握的,所以每一次着手雕刻前,仝杰都会反复观察石料结构、走势构思,让每一块石头都能绽放出最迷人的光彩。也正是由于把握住了这些,仝杰才将玉石雕刻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与其他玉雕大师只专注于创作不同的是,仝杰更像一位“玉雕艺术的策展人”,他关注时下玉雕产业形势,把握互联网精准动态,为行业发展找寻方向。

所以在得知文玩电商App天天鉴宝开创定制业务以后,仝杰几乎毫无疑虑的选择了入驻。在他看来,线上新经济快速兴起,年轻人已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传统玉雕师开辟线上发展渠道百利而无一害,在天天鉴宝App这类垂直电商专业扶持以及巨大流量的加持下,才更能让玉雕文化发扬光大。

作为中国文玩玉石行业的头部平台,天天鉴宝除了囊括诸多像仝杰这样优秀的定制师以外,也吸引了近百位国家级专业鉴定师的入驻。对于大师们而言,多一条可信任的线上发展渠道很难得,以此打开封闭的线下形象,使得个人IP及业务最大化曝光;对于平台而言,利用在线直播鉴定+一对一连麦定制两大核心业务,将大师与用户无缝衔接,使得“仝杰们”流量大起,再次强势进入了大众视野。

对于很多人把优秀的玉雕作品看做是除了黄金、白银、纸币之外的第四种“硬通币”的观念,仝杰坦言,对于玉雕师来说,创作真正的作品是需要大量原材料和创作灵感的,玉雕师为了生活,用技艺赚取利润无可厚非,但玉雕师们要深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作品服务社会。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流逝,朝代更替,具有匠心精神的中国匠人代代相承。正是有像仝杰这样的玉雕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坚守和发扬,创新与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千年时光之后,依旧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