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优选汇 | 是漫步云上,是熠熠星光——《文学的日常》中的“诗与思”

发布时间: 2021-01-22 13:35:17 |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作者: 董晓可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发布成果。

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围绕“因网而生,向美而评”的主题,紧扣2017年以来的网络文艺开展评论,创新精选重要网络文艺作品145部,评论范围包括网络演展、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网络文艺各门类各领域。自2020年10月启动以来,收到国内百余家高校院所和报刊网站来稿700余篇,通过初评复评、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围网络票选,终评参考网络投票推选出30篇优秀评论文章和2家优秀组织。

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活动旨在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明确要求,倡导批评精神,有效团结凝聚壮大网络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每两年举办一届。

即日起,中国网文化频道将转载发布30篇优秀评论文章,以飨读者。文章均为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不代表本网观点。


是漫步云上,是熠熠星光

——《文学的日常》中的“诗与思”

董晓可

作家的世界或许并不神秘,但“爱屋及乌”的本能,还是让我们对那方“文学秘境”充满了好奇与想象。作为读者,我们不能同东坡居士漫步“苏堤”领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胜景,也不能同村上春树一起跑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个电子媒介时代,这一切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补偿”。今年4月,由海峡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给了我们走近作家,领略其独特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契机。该节目以影像为载体,聚焦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小白五位中国当代作家,通过“朋友—作家”间两天一夜的拜访、游览与闲聊,来走入作家的“乌托邦”世界,探求文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发萌芽,感悟作家对世道人心的思想反刍,以期实现“把文学渗进日常”和“把日常过得文学”的互文呈现。

一个人、一座城与一本书,尘世中的精神家园

所谓“文学的日常”,顾名思义便是从作家的日常生活走进文学,在展现一个个有温度的作家形象的同时,来关照作家在尘世中的精神家园。

文学内核的生活化表达,这是《文学的日常》的最大特点。它往往通过一位作家、一座城市与一本书的故事,将作家的世界呈现出来。在作家马家辉与友人焦元溥的街头漫谈中,我们看到了香港湾仔的烟火人间对作家精神人格的塑造,看到了成长其中的孤独小孩对社会人生的独立思考,及至在《龙头凤尾》之中所呈现的“中年马家辉,一人即江湖”的对于“市井哲学”“江湖人生”的别样理解;在麦家与史航漫步于浙江富阳的街头巷尾之时,故乡记忆中的痛苦遭际与分裂家庭所造就的童年压抑以及其后漫长岁月里“独在故乡为异客”的感受在隐隐作痛,这在后来演绎为《人生海海》中对于平凡人生大海般容纳人间悲苦的倾情诉说;在作家小白与台湾友人高翊峰探访《租界》等谍战小说的原发地上海浦江饭店等地时,大上海的幽暗、壮观、华丽渐次呈现,1931年的故事样态:暴力、阴谋、爱情、信念、谎言,在黄浦江畔一一上映,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种文学的身临其境之感……《文学的日常》通过作家与地域、生活与作品间的互动,为我们展示了作家敞开的精神世界。家辉的幽默,麦家的忧郁,小白的神秘,不同作家的不同精神输出,给与了我们对于生活崭新的思索。

作家马原说:“对本质的任何探求,比不上从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比不上墙角偷偷开放的一朵野花。”这位上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的作家,往往给人一种冷峻、隐秘的形象。然而在镜头下,我们却看到了他归隐林间、漫步云上的别样生活。2007年,马原被查出罹患肺癌,这一噩耗促使他深刻思索人生,进而到云南姑娘寨开启了“避世生活”。在友人吴啸海的拜访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温情与浪漫。林间条条小路,通向了一座座小屋:“加缪屋”“福克纳屋”“卡夫卡屋”等,均以文学大师来命名。屋中环形书廊和八根支柱的结构设计,使其呈现为博尔赫斯意念中的“天堂——图书馆”的模样,这便是“九路马堡”。山脚下,马原以一家四口的名字,营造了一方名为“湾格花原”的小天地,并在此相继完成了三本童话。在漫步云上的日子里,他把日常活得像文学那样诗意、质朴,不仅生命得以延续,也“把自己活成了小说”。

像凡人一样生活,像诗人一样写作,像哲人一样思考。《文学的日常》就是以这种“作家世界”与“地域日常”的互文方式,来探寻作家在尘世中的精神家园。节目通过对作家“我在”世界的打开,让文学回到生活最初的模样,以文学照亮日常,在日常中审视灵魂。

诗意栖居地,生命大哲思:看见文学的力量

文学,在当下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力量与精神烛照,这是《文学的日常》所倾力打造的另一“高地”。

在作家阿来与友人谢有顺对成都“城市第一帖”的杜甫草堂的拜谒中,我们深深感动于文学作为日常生活“诗意栖居地”的情感慰藉力量。在杜甫的成都生活中,共写就了200多首诗歌,诗歌氤氲在其生活现场,成为了其日常生活的生命存在。他在诗歌中感受身边环境的自然、历史、人文之美,并将苦楚的生活活成了一阙诗意的传奇。这便是文学慰藉心灵的情感价值。麦家说,文学像月光,能慰藉我们孤独的心灵花园。在这个匆忙、躁动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缺乏静下心来感悟身边细小、美丽事物的耐心。《文学的日常》正是通过探访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与感动,让我们在“文学时刻”敞开心扉,打开内心深处久违的“诗意之地”。

文学更为深邃的价值,在于其对世界的悲悯与对生命的哲思,这也是《文学的日常》所深刻探讨的主题。在马家辉对香港“开埠史”的娓娓诉说中,我们沉浸于其“历史的赌局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无间道式”的洞悉,也钦佩于他“把烂牌打好”的睿智。而在墓园的游览中,又震撼于围墙上“今夕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的生命无常的警策文字;在阿来畅谈《云中记》中关于汶川地震所引发的“生命的颂歌”的感悟中,“死亡”“哭泣”“受难”“安魂”等沉重话题浮现在我们面前,“面对灾难,是否可以保持人的庄严与尊严”等深刻问题无时不在引发我们思索;而跟随马原在“世外桃源”的步伐,我们有了“和古树相比人类是多么渺小”的谦卑。并从他“死后要变成一棵树,用树冠和爸爸妈妈拉拉手”中收获生死与情感间的生命启迪……

《文学的日常》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漫步与对话,让观众漾起一波波情感的涟漪,开启一段段思想的旅程。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它以文学独有的治愈性与思想性,引发我们对于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的“嵌入式”思悟。从而,见出文学的诗意价值与尊严力量。

以人文照亮日常,“浅映像”时代的温情捕捉

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愈来愈多短促、浮泛的“浅映像”作品涌现出来,并给予我们现实隔离、深刻磨平的错觉。作为一档富有人文性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以其虔诚的温情捕捉,呈现出生动的价值。其匠心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打开”。《文学的日常》通过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实现了独特的“传播—接受”效应。首先是作家情感的打开。纪录片以“借助一个朋友撬动作家日常”的方式,在友人不经意的交流碰撞中,实现作家心扉的敞开。在麦家对夏目漱石画作的“孤独”品鉴中,在马原“我是我啊,我是我”的深情表白中,均可见出节目对“解铃人”角色的精心安排;其次是文学世界的打开。它以自然风光的映衬、古典音乐的插入、作品片段的朗读等方式,实现了文学宁谧、温馨世界的开启;最后是观众心灵的打开。纪录片以趣味性与贴近性,实现了观众与文学世界的深情凝望,进而见出情感的诗意与人生的意义。

其二是“深入”。《文学的日常》借由层层深入的细节捕捉,凝聚了共鸣的力量。首先是生活的深入。它以一路风景的选择、故事化的语言、渐进式的对谈等方式,来深入文学现场。从而使得云南姑娘寨的仙境、香港湾仔的烟火、四川成都的诗意等作家生活“第一场域”在观众眼前得到真切展示;其次是审美的深入。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景的互映,真实与虚构间的生活韵味,“平面阅读”与“高雅阅读”间的沈思,均使得文学的审美意义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凸显;最后是思想的深入。节目在娱乐盛行的时代,以文学来开启慢节奏、深思考的生活方式,给观众以无尽的思想启迪。

何谓文学的日常?人间便是日常。《文学的日常》以其“浅映像”时代的温情捕捉,实现了文学的人文照亮。她让人漫步云上,打开心灵世界的美好。她又如熠熠星光,照亮了我们思想的天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