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擀毡技艺濒临失传 手工艺人坚守中传承
甘肃庆阳市宁县南义乡马泉村70岁的擀毡人左立彦正在制作羊毛毡。 陈飞 摄
“从爷爷开始,家里每一代人都会擀毡。羊毛毡隔潮保暖,铺在炕上最好。”甘肃庆阳市宁县南义乡马泉村70岁的擀毡人左立彦回忆说,那时候,谁家要毡,只需告知大小尺寸,不到一天时间爷爷就能擀好。
在过去,醇厚温情的土窑洞里,无论贫富,家家户户的炕头上都铺着结实耐用的羊毛毡,大姑娘婚嫁之时,父母亲会做一块羊毛毡来陪嫁。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再留恋土炕,加之工业技术的进步,擀毡这一传承千年的手工艺,随着老一辈擀毡艺人的慢慢老去,逐渐沉寂。
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须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 陈飞 摄
“我从6岁起就跟着爷爷学擀毡,到如今已60多年了。”左立彦不无感叹地说,擀毡是一件苦活计,过去擀毡匠人必须走家串户讨生活,窑洞生活的大土炕离不开羊毛毡,它隔热耐潮、冬暖夏凉、御寒祛病。
在左立彦的小院,晾晒着大大小小的羊毛毡散发着自然的羊毛香味。“一般来说,羊毛毡的制作要经过弹毛、铺毡、滚簾、洗毡、浆毡、渗毡、晒毡等工序。”左立彦介绍说,选毛对毡影响很大,要分清春毛和秋毛,同时剔除黑羊毛及不干净的杂羊毛。
羊毛毡是利用羊毛上的鳞片遇到热水时张开竖起,经过外力的挤压、搓捣,相互纠结,且紧密地收缩在一起毡化的特点制作而成。羊毛毡的制作工序考究复杂,做出来的毡子十分结实。
随着左立彦年龄越来越大,擀毡也越来越费劲了。 陈飞 摄
“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必须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停了质量就不好了。”左立彦讲解道。
60多年里,经左立彦的手擀制的毛毡数不清了,当地许多农户家中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毛毡,这让他颇为自豪。
一块羊毛毡往往是两三代人都用不坏,然而就是这样结实又实用的羊毛毡,制作工艺却濒临失传。“这门手艺由于工序多而利薄,年轻人根本看不上,谁也不愿意学,估计以后会彻底被机械取代吧。”老人落寞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