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宗教

杨曾文谈淮河文化与当代淮海地区佛教

发布时间: 2019-11-01 16:29:4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杨曾文 | 责任编辑:

淮河文化与当代淮海地区佛教——杨曾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自1986年成立涵盖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20个城市的淮海经济区,至今已经成为实施经济协同发展规划的富有活力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正在为 “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大好形势下,由徐州市佛教协会倡导并得到其他九个地级城市佛协响应举办以“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淮海佛教论坛”,研讨和交流经济区域内佛教界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合作,推进佛教沿着中国化方向,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间佛教”道路,更好地为本地区和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应当说这是中国佛教界的一个创举。本人作为长年从事佛教研究的学者,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诚挚祝贺。

淮河流域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与构成中华文明骨干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彼此渗透和融通,拥有丰厚绚烂的历史文化的传统和底蕴,而淮海经济区正处于淮河流域中心地带,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当代发扬地区优势,发展经济和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借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回顾历史,先秦儒家和道家、墨家,从创始人来说皆发源于这一地区,然后传到以京城为中心的中原和全国各地,在兼收并蓄中发展为天人合一、一统多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先秦直至明清,对铸造和涵养民族共同心理、道德价值取向,对维护民族认同感和尊严、国家向心力,发生了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公元前后从古印度传入的佛教,在经过五六百年适应中国社会环境的传播历程中,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密切结合,至隋唐演变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儒释道三教长期交流、互鉴和彼此吸收中,得到极大的充实和丰富,成为历代中国文化光前裕后的的源泉,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的根源和灵魂。

淮海地区也曾是中国佛教早期传播的重要地区。公元1世纪,东汉明帝之弟楚王刘英信奉佛教,在徐州聚集僧众和男女居士祭祀佛与黄帝老子造像。临淮沙门严佛调与安息国居士安玄在京城洛阳共译《法镜经》,严佛调还撰写《沙弥十慧章句》。在2世纪后期东汉末那个战乱时代,徐州牧陶谦的部将笮融倾心佛教,建寺造像,招徕四方民众一起祠佛读经,影响很大。唐代后期,禅宗迅速兴起,故乡在菏泽的六祖慧能四传弟子义玄禅师(?-866)创立了临济宗,至宋代兴隆,一直传播至今,并且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很大影响。宋代中兴曹洞宗的芙蓉道楷禅师(1013-1118)是临沂人,曾在淄州芙蓉湖畔的寺院传法,先后住持沂州仙洞寺、洛阳龙门招提寺、郢州大阳山寺、随州大洪山寺,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奉诏进京城开封住持皇家寺院十方净因禅寺及天宁万寿寺,将曹洞宗引进京城。道楷弟子中有邓州丹霞山子淳等人。子淳弟子中有以提倡“默照禅”著称的宏智正觉、真歇清了。清了下三世长翁如净传法于日本道元,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总之,佛教是淮海地区影响深远的宗教,也是受到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

现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按照党十八大制定的规划,在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反映了包括各个宗教信众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今天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地区十大城市的佛教协会在这里联合举办以“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宗旨的论坛,共同研讨、交流和协商本区域佛教界如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加强在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方面的“自身建设”,深化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团结信众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贡献,确实是因缘具足,适逢其时。

谨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淮河文化与当代淮海地区佛教——杨曾文


分享到:
相关内容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