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文化润疆 |《西去列车的窗口》奏响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24-09-29 13:21: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方婧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致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联合出品了《西去列车的窗口》诗朗诵,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朗诵。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奏响时代强音,展现了边疆建设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image.png

让青春之花绽放天山南北

贺敬之先生的《西去列车的窗口》创作于1963年,是一首洋溢着强烈革命激情的时代精神颂歌,以高昂明快的笔调和绚丽优美的诗句,生动反映了我国青年一代继承、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听从伟大祖国召唤,奔赴农村、边疆,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感人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诗人笔下,勾勒出九曲的黄河、列车的窗、西北的夏夜、高原的明月、流萤似的灯火、浪涛似的山岭、母亲怀中的睡婴这样一幅美丽静谧的生活画面。一群朝气蓬勃、肩负时代重任的青年,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列车的“窗口”,是伟大祖国的“窗口”,是伟大时代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清晰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景象,看到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的宏伟革命抱负。

诗性意蕴展现传承精神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屯垦戍边,这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部作品具有高度典型性,国家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精神在这部作品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批参加边疆建设的上海青年,喊着口号,跟随一位当年曾开垦过南泥湾的老战士,就踏上了革命的征途。”濮存昕介绍说,“我当年也是坐着火车,三天三夜去到了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的宝泉岭农场,因此我有这个情怀,对贺敬之先生笔下的新兵建设边疆那种热血沸腾感同身受。”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濮存昕表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西去列车的窗口》以美好的画面和令人振奋的精神,呼唤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不论任何时候,都要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不惧艰苦生活,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创造美好未来。

艺术创新表达唤醒时代记忆

此次,《西去列车的窗口》采用了朗诵与MTV复合式艺术表达,以更丰富的艺术语言来完成画面、音乐、音效,再现历史场景,烘托情感表达,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

“精妙的诗句文字,一定的情境化表演,再现当年的绿皮火车,新兵、老兵在火车上,汽笛长鸣声,火车铁轨声……我们找了很多很多资料去融进代入历史感,做了很多很多努力,让大家再去接近曾经的那个年月,其实都是一种烘托,表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濮存昕告诉记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创作这部作品,也是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当下青年一代,我们的革命先烈、父辈前辈们为国家奉献是不讲条件的,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敢于舍弃、敢于牺牲、敢于克服困难。在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也要牢记这种精神。

所有向上生长的繁华,都源自向下扎根的力量。七十载芳华,一路求索,一路高歌。《西去列车的窗口》,在致敬革命先烈奉献精神的同时,也激励着更多青年人舞动自己的青春节拍,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供稿: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方婧)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