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开幕 数字美学让艺术创作更加自由开放

发布时间:2024-09-28 13:16: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苏向东

中国网9月28日讯“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27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该展以“艺术与科技”为主题,旨在展现当代艺术家利用新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实践与成果。

展览邀请了陈抱阳、邓悦君、高世强、李舜、王之纲、郑达6位国内具有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立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新技术、新观念和新语言,对传统文化和技术创造性地进行当代转换,通过科技和艺术的结合,让传统思想和美学理念创造性地进行展现,用艺术的方式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文明中延展。

该展名字中的“灵境”一词来自于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1990年,钱学森给时任“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同时也是自己的弟子汪成为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一词翻译成“灵境”。三十年后,钱学森的这封手稿被重新发现并在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让人们惊叹的不仅在于钱学森对于科学技术的前瞻性判断,还在于他所提出的“灵境”一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仿佛瞬间赋予冰冷的科技以灵魂,并嫁接了中国古人对于空灵、理想之境的种种想象和虚实相生的哲学观念。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此次展览对于包含VR在内的新媒体技术背后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思考和探讨。而“再造灵境”一方面是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对传统美学的回望与重塑,以多媒体影像、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新的技术链接、激活传统;另一方面则将新媒体艺术纳入历史文化脉络,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探寻具有“中国味”的认知框架和精神锚点。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不同于一般“艺术+科技”的展览,该展从题目到立意,在体现科技和艺术结合的同时,艺术家用各种新的技术和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感官的艺术呈现。展览中既有“山水画”、“花鸟画”,也有“人物画”,还有可听的虫鸣、流水与风声,既有现实可感知的作品,也有增强现实的作品。展览的中的作品早已超越了传统架上绘画欣赏的审美经验,而是艺术家使用综合性的技术手段来呈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展览观众可以深切感受到数字美学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多样化、自由化和开放化。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策展人朱小钧表示,“34年过去,我们选择‘再造灵境’作为展览主题。我们把目光投向科技艺术的传统复归。我们理解的‘灵境’呈现,不仅仅是时间维度、线性意义上的技术进步,而是一定要体现文明和人性的方向,呈现传统复归在技术加持下的新景观:它依赖于艺术生态、精神价值的多样性,需要以传统文化的多元、繁杂和矛盾为土壤。”

观众与作品互动

图为展览现场

策展人游江指出:“这次展览并不是简单地呈现艺术家利用新技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换,而是对传统图像和思想的一种全新演绎和重现,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家面对新技术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再认和阐释。”

展览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美术馆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观众正在观赏展览作品

图为展览现场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