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国庆假期感受当代俄式美学 俄语原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重磅来袭

发布时间:2024-09-25 10:51: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张静

中国网北京9月25日讯(记者 秦金月)记者从国家大剧院获悉,10月2日-4日,俄语原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将登陆北京艺术中心。这也是国家大剧院首部外邀音乐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诞生于19世纪,讲述了女主角安娜年轻、热情,优渥的物质条件不足以满足她的“精神追求”,她无法忍受与古板、伪善的政府官员丈夫卡列宁平淡度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潇洒军官渥伦斯基相遇,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激情。即便两情相悦,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感情却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面临重重困难。

与此同时,同为贵族女性的吉蒂因为安娜的出现遭到渥伦斯基的背叛,心灰意冷接受了农场主列文的求爱,最终列文成为了她的幸福归宿。

这是两个情节和发展截然不同的故事线。在托尔斯泰绘就的爱情泡沫背后,是现实塑造的一系列“矛盾”:本就具有两面性的人性在不同阶层和制度变革中左右摇摆,规则使得他们选择无法心之所向,这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物做出的抉择和他们的形象;此外,来自贵族和劳动阶层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变化,同样颇受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高峰,又被世人当做当时现实社会的“教科书”。

一个半世纪过去,“安娜”、“渥伦斯基”与“卡列宁”的故事依然发生在今天,有其现实意义。

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以多维的视听语言突出人物的心理侧写和剧情中的矛盾,同时探讨自由与命运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哲学命题。

舞台上,制作团队精致还原了19世纪的俄国,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瞬移”回到100多年前。九个移动屏幕、重达数吨的金属结构和几百个照明装置在舞台上组合在一起,一组组场景不断变化、移动,在灯光和音乐的烘托之下形成一幅“多媒体拼图”,增添一股蒸汽朋克风味。

从歌剧院到溜冰场,从深受法国宫廷影响的上流社会生活场景到质朴广袤的乡间景色,以及该剧最大的特色——著名的火车场景——不仅贯穿全剧,更在结局到来之前带领观众进入戏剧性的高潮。

故事还将在几十余个唱段中得到展开,古典乐、摇滚乐、流行乐、跨界音乐等不同风格相互融合,与之相叠加的是花样滑冰、现代舞、芭蕾舞、宫廷舞、俄罗斯民族舞等丰富的舞蹈。安娜等人物的情绪就在这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中一次次被推向顶峰。

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拥有超强“原产国”制作班底,从原著出发,融入当代语汇和尖端的制作技术,四大吟游诗人之一尤利·金将长篇著作凝练成为一部2小时的精华。

主演阵容同样强大,饰演安娜·卡列尼娜的安菲萨·基里利娜,更是凭借本剧荣获第32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诚意满满的精心制作,使得本剧早在2016年一经推出,便被冠以“票房神话”,并获得俄罗斯“最佳音乐剧”类别中的“本季热门”、“观众之星”等奖项,当之无愧是原汁原味的当代俄式美学。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