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王茂虎委员:提升非遗民间力量,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3-03-13 09:32:31 | 来源:今日中国 | 作者:李媛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十年中,在丝路精神指引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非遗传承个人、群体(团体)及非遗保护社会组织等非遗民间力量通过展演、推介、直播、宣传片等方式向各国民众展示了我国高超的非遗技艺与精美的非遗产品,生动诠释我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为我国非遗民间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点赞之余,也不可忽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此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王茂虎建议,进一步提升非遗传承个人、群体(团体)及非遗保护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整体水平,增强其在“一带一路”非遗交流与合作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更好展现非遗文化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王茂虎

持续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安排分工协作 

王茂虎委员关注到在借助非遗文化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存在民间力量分布零散,发展合力不足的短板,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及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等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及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保护行业协会,成立非遗保护民间力量专项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加强我国非遗民间力量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摸底调研非遗保护民间力量的国际交流总量、分布、结构等,建设非遗档案与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积极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战略和人文交流项目,支持非遗民间力量有序走向海外市场,开展创新交流活动,实现“官方”“民间”协调共振、持续发力的双轮驱动。  

加大人才培育扶持力度激活内生动力 

王茂虎委员认为加大人才培育扶持力度,激活非遗民间力量交流合作的内生动力也是关键。为此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将提升非遗民间国际交流水平与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及投身非遗国际交流工作,为非遗国际交流注入新动能;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设商务外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传播、新媒体运营与新技术应用等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非遗民间力量的整体素质与国际交流能力;启动“非遗民间力量国际交流示范项目”,筛选优质非遗民间国际交流主体,提供创意指导、专项技能培训、新技术辅助、多维推广渠道等“订单式”服务,形成一批保护传承好、文化底蕴深厚、沿线民众接受程度高的非遗民间国际交流标杆,引领我国非遗民间力量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   

创新交流模式深化交流互鉴 

王茂虎委员指出非遗民间力量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开展国际交流中加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如挖掘我国非遗文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打造特色非遗IP,实现地域互通、内容整合、效果联动;借助AR、V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非遗元宇宙’,突破时空界限,让沿线国家民众身临其境地领略我国非遗文化独特魅力。”王茂虎委员说。 

此外,王茂虎委员认为还可以通过AI赋能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国际交流,增强沿线国家民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弱化因文化异质性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推出互动强、创意好、趣味足的“非遗盲盒”玩法,快速拉近与海外民众间心理距离,激发他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探索兴趣,增进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理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