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本书籍的问世都没有捷径可以走,对待知识和学术,更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心态。
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中译本被指存在“大量错译、少数漏译”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对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事情发生后,出版社第一时间和王慧敏老师联系核查翻译错误,并一直在全网下架召回图书(上述《美国高等教育史》中译本)。
受限于各种客观因素,任何一本译著想要做到尽善尽美,并不容易。在内容中偶尔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值得商榷的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有一点,如果以误解和曲解的方式来翻译学术著作,这就失去了学术翻译的底线和原则。
比起不负责任的翻译,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本被指“错译遍全书”的书籍,是如何顺利出版的?出版社为何没有在事前把好质量关?面对舆论的发酵,出版社方面很快回应并启动相关工作,这是好事。但无论如何亡羊补牢,此事对品牌口碑造成的消极影响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挽回。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近年来部分出版社在学术翻译书籍上的“翻车”事件时有发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咄咄怪事,可能还是和某些出版社渴望节约成本、尽快实现盈利的微妙心态有关。但是,任何一本书籍的问世都没有捷径可以走,对待知识和学术,更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心态。
相信大多数出版社都不会拿自身的品牌口碑开玩笑,都会对其出版的每一本译著质量负责。学术翻译或许不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绝非无足轻重的小事。它代表着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学术交流、知识联系,也关系到学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每一位译者和每一家出版社,都应该意识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但愿“错译遍全书”的书籍却能顺利出版的事件,不会有下一次。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余晓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