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嫦娥奔月”激励中国创作者:科技进步推动科幻作品前进

发布时间: 2020-12-07 08:46:2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申冉 | 责任编辑: 刘雅晴

第74届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自己此前与各国科学界、科幻创作界人士交流的感受。 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供图

“今天,是一个地球与太空离得更近的日子。”6日,在南京牛首山举行的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为这场科幻盛会带来了多条重磅科技消息,给参会的科学界人士和科幻作品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振奋人心的新灵感。

本届电影周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著名导演陆川表达了对科幻作品的热爱。 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供图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球性科幻电影主题活动,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每年都会邀请来自科学界、科幻作品创作界以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品评中国和全球科幻电影优秀作品、聚焦业界热点话题。


嫦娥五号探测器登月成功、太空“牵手”,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回收舱成功返回地球……“这几件近日发生的大事,都意味着人类对宇宙、其他星球的认知更近了一步;也意味着,科学的‘触手’已经为科幻作品创作带来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郑永春激动地把科技界的最新消息带到了大会现场。“科幻作品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科学界的支持,科学视野的不断拓展,也将成为科幻作品探索人类命运发展的基石。科学和科幻应该有更多交融。”


曾经,中华民族关于登月的种种神话故事,在科技的加持下已在现实上演。过去的想象已成事实,面向星辰大海,未来的科学幻想该走向何方?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作品创作者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了本次盛会。 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供图

近年来屡次“试水”科幻电影的导演陆川是本届电影周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他透露,自己这几天都在持续关注嫦娥五号的消息,内心非常激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情怀、振士气的故事,希望有机会能够拍摄这样一部电影。”


“科技和科幻作品必然是一种‘强结合’,科幻电影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在技术上一定是真实可信,需要比如AI、自动化、太空物理等学科的支持。而通过科幻作品,也可以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对科技、科学产生高度的兴趣,并投入其中。”陆川赞同道。


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每年都会邀请来自科学界、科幻作品创作界以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品评中国和全球科幻电影优秀作品、聚焦业界热点话题。 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供图

第74届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分享了自己此前与各国科学界、科幻创作界人士交流的感受:“英国、美国学界很关注中国科幻作品,尤其会注意中国科幻作品的叙事特点,以及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对科技发展的想法。相信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幻作品也会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