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周思明:文艺评论要为创造经典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20-12-04 10:07:40 | 来源: 文艺报 | 作者: 周思明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文艺评论与文艺经典创造是彼此砥砺、互动互促的关系。就文艺经典创造而言,文艺评论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而文艺经典的形成,则是文艺评论的出发点和愿景。文艺经典创造呼唤文艺评论的助力与甄选,文艺评论的实践也始终应以文艺经典为标杆和准则。讨论文艺评伦与文艺经典创造的话题,首先要端正和深化对文艺评论与文艺经典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理性的认知下,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努力推动当代文艺经典化进程,从而有力推动新时代文艺经典创造历史进程。

毋庸讳言,当下我们的文艺评论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要害者,是一些评论者匮乏真诚。这个时代不缺有理论评论实力的评论者,但不得不说,缺乏起码的真诚之心和批评勇气是其最难治愈的病灶。评论之于一些评论家已然疏离真正意义上的良知写作,他们更像是专事发射“空对空炮弹”的射击手,除了炫技,别无它用。一些评论家也已经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锋芒,甚至将自己过去的文艺批评彻底否定,向世人宣告今是而昨非,从而也彻底告别了昨天的自己。事实上,文艺评论的定义非常明确,就是对“文艺”的“评论”,其中,狭义的批评更为重要,它要求评论者必须遵循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勿做作,少卖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尤其要勇于“剜烂苹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创作者都喜欢听“美言”,都希望评论家能“力挺”自己。不少评论家囿于各种主观因素或外部压力,往往不敢或不愿说真话,有的为了表现自己的“良知”,于是玩起“人前唱盛,人后唱衰”的两面把戏。文艺评论必须针对具体作家艺术家作品表态、发言,这就必然会涉及创作者的名利地位、价值评估,评论者对作品的批评常被作者认为是对他们个人创作水准、地位价值等的贬损或否定,因而甚至还会招来官司缠身。一些作家艺术家也承认,评论的使命是去伪存真、臧优否劣,然而一旦批评到自己便难以承受,一触即跳,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从客观上也成为某些评论家言不由衷、假话连篇的推助器。有这样的文艺评论生态格局,人们如何能够指望它对文艺经典创造起到理论支撑作用呢?

有鉴于此,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是新时代创造文艺经典的前提条件和迫切任务,是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艺经典创造是一个艰难、长期、曲折的过程,需要文艺家和评论家双方殚精竭虑的努力、呕心沥血的探索。需要创作者与评论者打破传统思维,勇于标新立异,积极大胆创新。应该看到,当代文艺百花苑中文艺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经典的创造却如滚石上山极其艰难。这就需要文艺评论家们为之提供强大动能,真正成为文艺经典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量。在此过程中,文艺评论要力排不公正因素,尤其要严肃整饬评奖活动,使之成为文艺经典化的有效推手。当然,文艺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从根本上看,是否获奖不是关键。最权威的力量还是时间和读者,那些能够被时间和读者留住、能够被人们反复提起和阅读的文艺作品,才有可能成为文艺经典。

文艺经典创造,有赖于文艺评论公信力的重建。这种公信力来自评论家真诚的态度。面对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评论家要有敢说真话、褒优贬劣的理论勇气。法国剧作家博马舍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因此,文艺评论家应当带着“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破除迷信,不徇私情,敢于怀疑,勇于批评。这是评论家进入文艺现场的牢靠抓手和有效路径。文艺评论家必须具备四个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即文学批评集成要素及范式建构要服从批评家主体论述问题的需要;二是跨界意识,即不局限于文学学科本身,而涉及更多学科,如历史、美学、文化学、地理学、心理学等等,开放批评的思想学术空间和批评范式建构,使得文艺批评的力度更大;三是方法意识,即善于围绕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各种问题,借助各种批评方法的奥援,形成交叉火力,造成更强的气势;四是超验意识,即通过审思文艺创作的各种问题,提出批评者的价值观念,以预测和把控文学创作发展的未来,给创作者以明确的价值引领。文艺评论工作者作为文艺经典创造的推动力量和理论支撑,要努力营造一种远离功利影响、鼓励埋头创作的良性氛围,帮助创作者们克服焦躁情绪,使他们真正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慢工细活”,写出作品的生命力和情感的感染力,打造更多文艺精品,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文艺经典。

(作者:周思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