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追忆一代名家欧阳中石:持心若水,以文化书

发布时间: 2020-11-05 15:06: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雅晴

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在其网站上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艺术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地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欧阳中石先生于11月5日在京逝世,享年93岁。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作为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慕名而来的人们发现,听欧阳中石讲的最多的内容,不是书法本身,而是中国文化。他是一位学问家、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教书育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又是一位教育家,从教多年,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可谓桃李满天下。

以“文”“化”一切

在我们中国的很古的书籍《易经》上说过:“物相杂,故曰文。”这些物都集中在一起了,这就叫文。为什么?“杂”这个字,古代写法和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已经简化成一个九,一个木,可古代呢?这边写一个衣补,这边写一个集中的集,这个集是什么?上边是一个短尾巴的鸟,下边是棵树,也可以说是这个鸟趴在树上,这就是集。当然在《礼记》里面还有个补充,说是“五色成文而不乱”,各种颜色集中在一起,但是它不乱。即美好而且有章法,很和谐。这就是文的本意。文就是美好和谐,化呢,就是一切都美好和谐了,也就是说用“文”把这一切都解决了,都“化”过来了。

中国的文字是一幅画

人类与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最方便的是语言,但是语言有时间、空间的限制。用所有的符号画张画,我画个人,画个马,你也明白,我也明白,美国也明白日本也明白,这很清楚。尽管不会说,但是内容都知道,这种最好,我们的汉字就是画。你比方画一棵树,我们就画棵树。树,有根,有梢,我们可以画两棵树。这个树很多的,这不成了林了吗?我们可以画很多的树,这不就成了森了。这就是说我们有办法可以画出来,有的很复杂的,也能画出来。比方说,画个日,我把日和月挨近了,一个日一个月是什么,这个发光,这个反光,它两个放到一块,就有一种什么现象,光明,这就念个明。这就说我们中国人可以把一个很复杂的现象表现出来。这太美了,应当说太了不起了,是不是?所以我说,我们的汉字。是在一个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文字为国家的需要服务

我们的文字,就说汉字,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最初象形,越来越不象形,规范化了,不是书法艺术,不单单是艺术问题,而且是文化问题,所以我曾经提出,作字是为了行文,作字行文。做文是为了文以载道,是为了我们的形势,为了我们的需要在做的,书法只是写字吗?不是,是文化,文化干什么?文化为政治服务,为时代服务。

以文化书是书法家的最高境界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华夏文明精髓的代表。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都体现出了中国艺术的本性。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是“天人合一”为最高的本体精神与价值境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是受了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这种对立统一的道家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欧阳中石一直主张把中国书法放到中国文化大背景下来考量,诚如斯,则书法的涵义才会更清晰,书法艺术的存在价值才会更突出,书法艺术的社会功用才会更明确些。从汉隶线条的波磔与飞檐到王羲之行书的即兴与自在,从魏碑的厚重与飘逸到行书狂草的平正与绝险,从唐楷的法度与庄严到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从元明书法讲究形式与表现到清代书法追求古朴与拙趣,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的变迁,充分显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精神的嬗变。欧阳中石的书法,结体行笔、提按顿挫、谋篇布白皆是“中和咸宜”,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中华的传统文化。

同时作为京剧艺术家、研究者,欧阳中石京剧艺术师承“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为其嫡传弟子,曾长期协助奚啸伯先生工作,对“奚派”艺术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他还把京剧作为一门学问,举凡京剧的历史渊源、音韵、各派艺术特色及表演实践等都有专门的研究,创获颇丰。其见解刊载于各种报刊、文集。

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他编著的各种专著和教材达40余部。主要有《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主编)、《章草便检》、《书法与中国文化》(主编)及中国书画国际大学系列书法教材(主编,并自撰其中重要部分)等。其中,《书法教程》获1995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2020年6月4日,欧阳中石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847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57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