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中国>

金庸逝世两周年:“佛系”的江湖世界 玄妙深邃的佛境禅意

发布时间: 2020-10-30 08:54:0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谢平安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这是继古龙、梁羽生后,又一位离世的武侠泰斗,中国武侠“三剑客”时代就此落幕。

金庸本名查良镛,于1924年在浙江海宁出生,1948年移居香港。查良镛于8岁起始接触武侠小说,1955年起以“金庸”为笔名,创作其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于《新晚报》连载,引起轰动。其后两年他在《香港商报》连载《碧血剑》及《射雕英雄传》,并在1959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1967年,金庸创办《明报周刊》,并创作小说《笑傲江湖》。至1972年,金庸在《鹿鼎记》连载完毕时宣布封笔。  

金庸

金庸

侠书也可佛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两句诗文是金庸十四部作品的名称缩写。这些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忠肝义胆、洒脱豪迈、快意恩仇的江湖,江湖中有故事、有英雄、有美酒,也有宏大叙事下的佛学的禅意,让人不得不叹服金庸丰沛的内心世界。

金庸作为通俗武侠文学的泰斗,在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中都享有很高声誉,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金庸武侠作品中,经文、僧众、寺庙等有关佛教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僧众有《雪山飞狐》中的阎基;《笑傲江湖》里的不戒和尚、方生、方证大师;《倚天屠龙记》里的空性、空智、空闻、渡难、渡劫、渡厄;《天龙八部》里的玄难、玄寂、玄苦、玄渡、玄慈、觉远、枯荣、鸠摩智、虚竹、以及神秘最大BOSS扫地僧等一众僧人、大师。众多小说中也出现过天龙寺、少林寺、清凉寺等寺庙。其中少林寺更是贯穿了金庸绝大部分作品,数不胜数的佛经典籍皆能在少林寺藏经阁中找到,金庸道:“天下武功出少林”。在金庸的小说中,每逢武林盛会或是江湖重大决策,如少室山群雄大战,少林寺永远是以武林正道者的身份出席,颇具存在感。

天龙八部像

天龙八部像

《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的名字更是直接从佛经中转变而来。在《天龙八部》中金庸有一段文字偈语描写:“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可见其对于佛经偈语的化用已有一定境界。“天龙八部”又称八部天龙、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字其实都出于佛经典籍,属佛教用语。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八部天龙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以“天众”及“龙众”为上首,故称为“天龙八部”。

金庸的绝大多数作品中含有佛教文化的原因,可追溯到他的人生际遇。金庸与佛有缘,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为了能够直接读懂佛经,他还潜心学习全世界最复杂的文字梵文。金庸在与日本著名宗教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中,讲述了自己皈依佛教的心路。事实上他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位大德的接引,而是亲历了非常痛苦的过程。

1976年10月,金庸19岁的长子查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这对他真如晴天霹雳,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此后一年中,金庸先生阅读了大量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但并不能解答他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康丁霍夫•卡列卢基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可能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金庸先生最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佛经。

佛法有“金”

从金庸与池田大作的部分对话中,得以窥见金庸对于佛经典籍人生的感悟以及作品发展的心路历程。池田从生命的角度为开端与金庸谈及在人生黑暗时期如何寻求探索解决的方法,从烟波浩淼的经文中修习如何进行经文的选择,从《法华经》中谈世界观、宇宙观以及何为永恒等。金庸在初读佛法典籍也有着许多迷惘,困惑,但他找到了解决之道。

对于经文,金庸认为只读几本简单的入门书,不符合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后来读《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于是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记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

英文佛经较古中文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他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并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金庸先学南传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可见对于何为经书经典,金庸先生也有着自己的清晰认识。

金庸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明晓了佛法的真谛。金庸先生还说对于佛法的境界,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心灵上他最接近“般若宗”。

佛法于心

从第一本的《书剑恩仇录》到封笔之作《鹿鼎记》,如果为金庸的众多作品排一排时间顺序,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对少林僧人佛学的着墨也就越多,这也许是因为他开始对佛教的认识与信仰越来越深的缘故。金庸逝世的消息此前被曝光很多次,不过都是些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假消息。有人问金庸先生难道不生气吗?金庸本人却回复道:“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遇事不惊,坦然处之,可见经过多年的修养金庸把佛学早已内化于心了。 

金庸手拿《书剑恩仇录》

金庸手拿《书剑恩仇录》

金庸逝去不仅带走了一批70、80、甚至是90后的武侠梦,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损失呢?作家陈冠中说:“在金庸之前也有很多武侠小说家,但是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地位相当于鲍勃·迪伦之于民谣。”作家张佳玮说:“中国失去了自己的大仲马与巴尔扎克,自己的莎士比亚与狄更斯,失去了有史以来可能影响中文读者最多的人。”人都会老去,只是我们没想到离别来的这么突然,当年述说着古道热肠,侠义情仇的的人已逝去。人生无常,悲亦不久悲,不止于悲;喜亦不常喜,不止于喜。江湖还在,岁月斑驳,只是听书不见写书人。参透佛理的金庸先生也许是去了极乐世界,大概天国的人也喜读快意江湖吧。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神雕侠侣》金庸

参考资料:《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