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博物馆: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07-24 10:11:22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姜一平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殿堂

我国现代博物馆体系建设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科研基地”主任):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的10年,我国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博物馆事业取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博物馆体系逐步优化。

198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67座,1990年1013座,2000年1397座,2011年3589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博物馆平均每年以数百座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依法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一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历史、考古、艺术、人物、自然、生态、科技、民族、民俗、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建立了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世界博物馆先进国家行列。

第二,博物馆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让文物活起来成效显著。

积极举办陈列展览。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手段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从2013年的2万多个增长到2022年的3.4万个,2022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

重展也重教,展教结合,举办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2022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近23万场,包括专题讲座、视听欣赏、研习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社交媒体,开展云展览、云教育和云直播等线上传播方式,数以亿计的观众足不出户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2022年推出线上展览近万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百亿人次。

创新文物传播方式,与传媒界和艺术界跨界融合。例如,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如果文物会说话》、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受到观众追捧。

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例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种类突破一万种,深受民众喜爱,既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持续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第三,博物馆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在助力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博物馆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展示,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力量源泉和深厚底蕴,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以史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物就是承载于实物之上的文化,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文物,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博物馆通过透物见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大量文物出境展、举办国际博物馆合作会议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博物馆展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是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文化沃土。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守正创新,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新时代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博物馆事业要以使命为导向,持续激发活力,加强从收藏、研究、阐释到传播利用“四位一体、前后贯通”的传播利用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博物馆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让高冷的文物更鲜活更有温度

为什么要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各地形成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活化路径?

王金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旅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博物馆是进行文物活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挖掘并发挥文物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融合高科技元素、创新遗产教育模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将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变为动态的可视化产品,成为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讲好文物背后故事以及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博物馆肩负着独特的文化使命和教育担当,成为开展公民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场所。例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托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文化遗产教育,创新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机制,推出红色家书情景式党课、红色研学等教育活动,创新性呈现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引领打造了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培训“井冈山样板”。如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已成为开展红色文化遗产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年均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深化文旅融合,提升保护水平。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是极具价值的文化资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凭借当地丰富的文博资源,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打造了“唐妞”“陕博日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文旅IP。同时,通过互动性、文化性和创意性相融合的文旅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成为近年来国内热门的文博游目的地。根据网络大数据统计,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国内博物馆20佳”中名列前茅,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运用文创手段,激活历史遗产。博物馆文创以尊重历史文化为根本,通过创意设计,开发出有内涵、有品质、有价值的文创产品,赋予文物新的形态与生命,让高冷的文物更加鲜活、更有温度。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利用文创手法,推出大量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故宫打造成一个超级IP,不断推动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融合出圈,激活了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故宫博物院已研发文创产品超一万种,涵盖了书画艺术品、美妆服装、文化衍生品等诸多类型。同时,故宫博物院还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了文创旗舰店,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礼品和创意产品,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博物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展览陈列、精品馆藏、知识图谱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突破文物实物与展览时空的限制,使公众能够深层次、立体化体验和感受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敦煌市博物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不断探索文物数字化创新路径,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让“待字闺中”的文化遗产焕发生机,上线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藏经洞”运用现代数字科技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及6万余件珍贵典藏文物信息,让公众在线身临其境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敦煌艺术传统文化魅力。

开展国际交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博物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上海博物馆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与希腊相关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展开频繁而深入的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积极推动馆藏精品文物到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交流,生动形象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正面形象。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博物馆已与10余家国外知名博物馆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展览,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博物馆之城”凸显文化多样性独特性

我国已超30个城市启动“博物馆之城”计划,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刘曙光(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一项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国“博物馆之城”1.0版本始于2008年前后,源于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行全面免费开放带来的博物馆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郑州、长沙、太原、成都、昆明、沈阳以及洛阳、苏州、青岛、潍坊、大同、潮州、佛山等30余个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计划或规划。

纵观各地博物馆之城建设,其共同特点是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博物馆建设的资源基础和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均把建设博物馆之城置于夯实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注重从城市建设方向和特色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例如,河南把推进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作为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的重要内容,陕西宝鸡则围绕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定位建设博物馆之城。最具代表性的是首都北京,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以“城”为规划基准,立足一个城市就是一座全域活态博物馆,突出“馆城融合”,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度融合,并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建设目标,显示出国内领先、国际争先的姿态。

从各地的实践看,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本质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治理。在具体建设中,除了整体发展规划之外,出台地方性法规以提供制度化政策与财政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其要点有二:首先是将整个城市所有的博物馆和利益相关者纳入统一规划之中,平衡好不同层级、不同属性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关系;其次是充分发挥、充足利用好现有的文物、考古、遗产和博物馆资源、机构与人才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避免重复,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

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是抓手,落脚点是整个城市。作为城市的IP,博物馆之城是城市文化遗产与现代空间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展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要塑造城市的当代风格、激发创新活力。因此,应突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避免千城一面。像北京、西安、洛阳等古都城市与深圳、潮州、东莞等沿海城市,在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内容和风貌上应是差异化发展的。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博物馆之城非常强调“吴文化”定位,延安则结合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侧重红色革命文化特色,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博物馆之城建设方兴未艾。应该看到,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尚需完善提升。为持续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博物馆之城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第一,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根本性基础,是市民对城市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同、热爱和欣赏。为此,要关注“人”这一关键要素,除了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专家,还要有一批关注博物馆事业并热心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名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存在是影响博物馆之城建设是否活跃、深入和生动的关键。

第二,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对以博物馆人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努力与城市和社区的居民、机构、组织等保持更多更好互动,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并根据藏品特点、地域文化和受众需求等做好本地化教育和传播。

第三,建设博物馆之城要有国际视野和格局。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一定要把建成几座具有国内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作为中心任务,加强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博物馆特色与风采,传播中华文化精神价值,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尊重。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