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浙江湖州,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书法课。新华社发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周礼》有言:“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被视为文化“活化石”的汉语称呼语,既是中华礼仪文化在日常语言实践中的体现,也是传承华夏千年礼仪文化的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延续千年礼仪文化的汉语称呼语,既要在新时代焕发礼仪教育的生命力,又要适应社会的变迁而完备自身,满足人们在新时代的称呼需求。
称呼语是一种礼仪行为
称呼语和称谓语关系密切,却又是不同概念。称呼语是一种语言中人们用来当面招呼某人的言语表达方式,能直接反映社会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称谓语则是为了表示人们之间的关系或身份上的区别而使用的词语,如“妈妈”相对于“母亲”,“老师”相对于“教师”,前者是称呼语,后者是称谓语。
汉语有着丰富的称呼语,蕴含中华文化“重视亲缘”和“尊人贬己”的特点。与世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拥有的亲属称呼语最为丰富,例如“伯伯”“姑姑”“姨姨”等,这与中国重视亲缘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大学》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的共识,血缘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纽带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语不仅在日常交际中维系着传统的血缘关系,更特别的是,面对非亲属关系的社会交际对象,中国人也常常采用拟亲属称呼语,如“大哥哥”“张阿姨”“李爷爷”等,以表示亲近、信任和礼貌。
“尊人贬己”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称呼他者或与他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尊”,如“兄台”“令尊”“贤弟”等敬语;称呼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如“鄙人”“犬子”“拙荆”等谦语。这些称呼语中的敬语与谦语是中华民族谦恭礼让、温文尔雅的文化心态的集中体现,现在还活跃在文人的书面语或正式的商洽文体中。
称呼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实践,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蕴含着维系社会人际和谐稳定的礼仪文化,不仅关系到言语交际能否成功,而且还对社会关系、社会面貌有着直接影响。在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语境下,汉语丰富的亲属称呼语能够满足人们之间的称呼需求。
称呼语反映时代变迁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影响的深入,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逐渐扩大,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时,汉语称呼语中用来称呼陌生人的社会称呼语出现了缺位。汉语中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社会称呼语用来称呼陌生人或引起陌生人的注意。因此,汉语的社会称呼语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变换着。这恰恰也反映了语言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的社会称呼语一直处在变化当中,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特色,回应着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最认可、最喜爱和最受欢迎的社会称呼语。同时,原先用于手工业或者工厂领域的称呼语“师傅”也逐渐流行开来。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志”“师傅”渐渐从普适的社会称呼语,回归到这些称呼语的本义。
改革开放后,社会中的称呼语变得越来越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板”一词随着经济腾飞,逐渐在商界和服务界流行起来。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女”作为社会称呼语的流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仿用粤方言的“靓女”而来,正好弥补了对青年女性称呼的缺位。跟“美女”一样,“帅哥”也是一种称呼的泛化,二者的语义范围已经虚化和扩大。
21世纪以来,社会交往更加复杂多样,汉语社会称呼语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化趋势。比如,近来新兴的社会称呼语“小姐姐”,本是亲属称呼语,现在常被用来指称没有血缘关系、年纪较轻、但比称呼者年长的女性。对应“小姐姐”被创造而来的“小哥哥”,也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流行开来,二者成为又一对新的社会称呼语。
重视称呼语缺位现象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称呼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但其仍然存在年龄段模糊和部分缺位的问题。语言学者郭熙曾在1999年提出,汉语社会称呼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会处于无序状态,应当重视社会称呼语的缺位现象。
当代社会具有称呼年轻化的倾向,人们喜欢“显年轻”的称呼语,而称呼语在年龄段上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这也给日常称呼者带来困难。根据笔者对20岁至26岁年轻人的访谈得知,被称呼者不喜欢“显老”的称呼,如“阿姨”“叔叔”等,甚至部分年轻女性认为被称呼为“姐”,也稍显老气。但对于称呼使用者来说,对哪种年龄层的陌生人使用哪种得体的称呼语,是有一定难度的。
除了用来称呼陌生人的普适性社会称呼语的缺位,还有有关女性为主体的配偶的社会称呼语的缺位。比如,男性导师的配偶可以被称呼为“师母”,但对女性导师配偶的称呼却令人头疼;或是男性老板的配偶称为“老板娘”,但却难以称呼女性老板的配偶。这种缺位问题固然有其历史文化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汉语称呼语在一定程度上尚未能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
语言承载着社会历史,语言的传承与创新本身也是不断前进变化着的历史。汉语称呼语既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变化着;既是中华五千年礼仪文明的实践载体,又是新时代焕发中国礼仪文明生命力的重要媒介。泱泱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汉语称呼语的礼仪基因。尽管汉语称呼语经受时代的洗礼而不断更新,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是不变的璀璨。
(作者:李琼、赖健玲,分别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