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于丹:文明是一种遇鉴 “文而化之”是一种境界|博望台05

发布时间:2023-04-10 14:05: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向东 郑伟 | 责任编辑:姜壹平

中国网4月10日讯(记者 苏向东 郑伟) “文明是一种遇鉴,我们比较中外故事,了解彼此文化的特质,在彼此的欣赏过程中,实现文明的互鉴。”谈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表示, “文化是一种民心相通。文而化之,才是文化的本意。真正的文而化之,是可以在生活方面上有很多交流的。

于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如今,由她担任总策划,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受到广泛关注。

在接受中国网《博望台》栏目专访时,于丹表示,中国文化不仅需要对国际传播,也需要被年轻人喜欢,代代传承。它应该作为一种“百姓日用即为道”,在活着的方式里面,让文化的精神陶冶更多的人。

“这个‘化’字是一个神奇的境界,我个人希望让自己成为一个动词,文而化之,把中国文化的传播一直做下去。”于丹说。

以下为中国网《博望台》栏目访谈实录:

《博望台》:为何创意《遇鉴文明》这样一档节目?

于丹:我们研究院一直在做一个跨文化传播案例库。我在最早策划的时候,就希望找到一些彼此都有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遗产、艺术审美,包括哲学思想来对比一下。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个轴心时代的哲人。他们两个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他们的思想到今天还都活着,都在使用着,其实是一种可持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他俩拥有非常不同的东西。苏格拉底是那么相信抽象理性,而孔子相信经验哲学。苏格拉底是一个特别相信神的人,而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们有异有同,但是从时代到流传性上来讲,也许研究清楚这两个人就像两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文明的一个源头。

再比如说春节和圣诞节。春节是世界上最大的伦理性的节日,而圣诞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性节日。西方的节日,神是从天上下来的,所以人永远向天致敬。而中国的节气是从大地上长出来的,所以中国人信任土地和伦理。西方人遇事会说“oh my god,中国人会说“哎呦,我的妈呀。所以中国的“呼爹喊妈伦理信仰是替代西方那个神的,这在两个节庆的礼仪中、祭拜中和他们的欢庆方式中,体现得清清楚楚。其实,现在西方有很多地方也在过春节,而圣诞节也是全球的青年人都喜欢欢庆的一个方式。它们已经以一种文明形态的方式,流化到彼此的生活中了。

再比如说咖啡与茶。它们都是美味的,都是提神的,背后都有着一种精神。但是它们又是如此的不同:茶在东方,你看这一个“茶”字,写出来是人在草木之间,它就是人与四时之间的媒介。春天阳气勃发的时候,夏天一片燥热的时候,咱们都是喜欢喝完全不发酵的生茶,你喝龙井,喝竹叶青,或者是喝信阳毛尖,你喝所有这些茶都是不发酵的,以清刚之气去平衡。到冬天你喝熟普洱,你喝红茶是全发酵的,就是用暖暖的发酵茶,去平衡外在的寒凉和萧瑟。茶就是中国人与草木间的媒介。

咖啡呢?背后也有“便士大学”、有咖啡的理性精神。我们提起马克思、恩格斯,你会常常想起他们咖啡馆里面的讨论。你到了巴黎,一定会去双叟咖啡馆,还有离得不远的花神咖啡馆。你会想起来这里的许多人、许多故事,比如说萨特和波夫娃……所有的咖啡馆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而关于中国的“禅”的精神,为什么赵州禅师对人只有3个字“吃茶去”?“茶禅一味”又怎么体会?这背后有哲学啊。所以茶与咖啡讲明白了这个故事,那它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交融啊。

我们比较中外故事,去了解彼此文化的特质。我们无法说谁是高的谁是低的,我们只能说,文明是一种遇鉴,在器物与器物的相逢中,在故事与故事的碰撞里,在人与人彼此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其实达到了文明的互鉴。

《博望台》:在多元化的新时代,如何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于丹:我在2015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字解人生》,试图用中国字来解释中国人的观念。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忽略了,我们的象形字原本是一幅画,它跟拼音文字不一样。你真理解了这幅“画,你会知道这个民族思维的很多密码。中国人为什么看重偏旁部首?因为一个偏旁部首作为一个族类,是可以找到内在规律的。这本书出版不久,我有一次和法国(原)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白乐桑先生聊天,白先生是一位大汉学家,他跟我讲的一些话非常触动我。白先生说:我来中国开会,走在公园里,常常看到一些老人家,拿着那种拖布一样大的毛笔,蘸着水在青砖地上写书法。笔走龙蛇,极其漂亮、惊艳。但是这些作品不会像书法家的卷轴一样挂在墙上。太阳一出晒干了,他接着写,乐此不疲,每天写。白先生说,这种“地书”现象只有可能出现在汉字文化中,你不会想象哪个拼音文字民族,在太阳底下老去写字母。只有汉字的独立之美,中国人意识到了。我当时就在想,汉字之美要做一个国际式的项目。

2015年的下半年,我们就去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汉字之美”。我们第一届发布的部首,是心字底和竖心旁,向全球的青年设计家们征求作品。最终我们征集了1,0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太有意思了。比如一个韩国26岁的女设计师设计了一张贺卡,打开只有大大的两个字:不念。一般人会一愣,不念我干嘛要给我发贺卡啊,可能很生气地扔一边了。如果扔一边,这个秘密将永远无法打开。如果你很惆怅地捧着它想,你为什么不念我,我还很思念你啊。“不念”二字有什么秘密吗?只要你捧着它想一想,这个“不”的左半边,就逐渐地显现出来一个粉红色的竖心旁。它是用体感温度唤醒的,温度上来字就显现了,“不念”变成了“怀念”!这个设计叫做“心有温度”。就是这颗心,要用温度唤醒。人跟人如果都不在乎了,你就永远的错过了。这里面不需要多少观念上面的认同,只要把它当做一个艺术实践,就可以做得非常有趣。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也逼着我们要思考新的传播方式。我们在做“汉字之美”的线上2.0版本,我们尝试把它做成游戏,让海外的Z时代孩子们拿着中国汉字做游戏。我们以这样一种亲近的、友好的态度,去完成文化好奇心的满足、文化密码的开解。这应该是一种可以去探索的传播方式吧。

《博望台》:如何看待当前流行的国风热潮?

于丹: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要年轻人对于古典的审美抱有好感,才能够调动他探索的热情。

什么是国风?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看热闹也觉得好,你就会向门道上追问,然后就会去追寻内在的逻辑。

文创,创是什么意义?就是把古代的文化“文而化之”,“化”到今天的生活方式里,你会觉得这就叫活在当下,所以中国文化,不仅需要对国际传播,也需要被年轻人喜欢,代代传承。它应该作为一种“百姓日用即为道”,在活着的方式里面,让文化的精神陶冶更多的人。这个“化”字是一个神奇的境界。

我个人希望,让自己成为一个动词,“文而化之”,把中国文化的传播一直做下去。(完)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