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中国文化从“读者”变“作者”据了解,当前市面上写网文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将现有中文小说翻译成英文。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取得极大进展,市场显现规模化效应的同时,中文小说也在海外“圈粉无数”,部分外国读者甚至为此开始学习中文。">
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外国00后“读者”变“作者” 中国网文为啥火遍全球

发布时间:2022-12-16 08:48:17 | 来源:成都商报 | 作者:梁宏 | 责任编辑:谢荣宇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取得极大进展,市场显现规模化效应的同时,中文小说也在海外“圈粉无数”,部分外国读者甚至为此开始学习中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已经实现阶段性跨步,出海模式从作品授权的内容输出,提升到了产业模式输出,“生态出海”的大趋势已崭露头角。

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持续扩大人文交往。截至今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据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介绍,目前阿联酋已有15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中文课程;埃及首批12所公立中学中文教育试点正式启动……

中国网文海外“圈粉无数”

据公开资料显示,阅文集团已向海外多国授权800多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和实体出版,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访问用户累计约1亿,覆盖美国、菲律宾、印尼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读者画像<< p="">

女性居多喜欢霸总甜宠和“狼人文”

中国网文小说出海,目前规模究竟有多大?据公开资料显示,阅文集团已向海外多国授权800多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和实体出版,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访问用户累计约1亿,覆盖美国、菲律宾、印尼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2年6月,起点国际上线约2600部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作品,培育近30万名海外原创作家,推出了约42万部原创作品。

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国内一样,出海的网文类型也分男频和女频。男频书籍涉及武侠、奇幻等幻想类元素,女频则以言情为主。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翻译出海的网文读者以女性居多,占比达67.8%。

和国内读者喜欢阅读玄幻、仙侠、言情、科幻、都市类文章类似,阅文集团数据显示,海外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也十分多元,重合度最高的是含有霸总、甜宠等元素的言情小说和幻想类小说。同时,《天道图书馆》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在海外也非常受欢迎。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外国读者们还特别偏爱“狼人文”,这类网文也因此成了海外原创网文市场中占比最大、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出海网文市场<< p="">

付费模式成主流传播方式多样化

与国内网文市场类似,出海网文的盈利模式也分为免费和付费。据了解,免费阅读市场更大,但面临资金等困难,因此更多企业的核心“玩法”是付费模式。前述艾瑞报告也显示,海外读者为中文翻译作品的付费率达到了48.4%。一般而言,付费阅读群体更偏向深度、硬核的内容。

据介绍,和男频小说相比,女频小说市场更加百家争鸣,中国、韩国、美国的企业均有参与竞争。此外,欧美地区的出版行业尤其是小说的出版行业蓬勃发展,网文出海企业在进入欧美市场时还面临实体书的挑战。

总体而言,中国的网文出海从最初的个人授权出版或平台对外授权,已经发展至在线翻译、建立本土生态这一阶段。而网文传播方式,则主要以实体书出版、IP改编、在线翻译传播、海外本土化传播及投资海外平台为主。据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线上阅读更受欢迎。而非洲国家则对海外平台与APP授权作品更为热衷。

>海外本土作者<< p="">

痴迷中国文化从“读者”变“作者”

据了解,当前市面上写网文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将现有中文小说翻译成英文;第二种被称为“定制模式”,甲方会请经验丰富的主编构思核心的主角和故事大纲,然后邀请作者写作;第三种为海外原创,即海外本土作者进行创作,这也是阅文集团现在的主要模式。

海外本土作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为中国网文出海进一步开拓了市场。据公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海外网文作家数量增长超3倍,其中00后占比接近六成,东南亚和北美成为“盛产”网文作家的重要地区。

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为原创作者前,这些创作者大多数都看过中译英的网文小说,也由此对中国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感,后面才开始自己尝试写作。因此,他们在创作时会给小说加上许多中国元素。

据悉,许多优质原创作者的月薪能超过一万美金,收入十分可观。对此,出海网文签约作者一刀告诉记者,“网文行业赚钱一直比较两极化,不赚钱的也大有人在,但金字塔顶端的头部作者非常赚钱。”

但对一刀而言,她从事这一行业不仅是为赚钱,而是“更希望参与到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在她看来,网文出海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

>激烈竞争背后<< p="">

“内容为王”本质是输出中国创造力

中国网文成功出海后,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国家的企业加入,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保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至关重要。

“中国网文十分吸引人,脑洞大开的情节富含想象力,能打破严肃文学的种种限制。”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网文出海,本质上是在输出中国的创造力,打破西方文学的局限。“西方很多文学作品的背景设定可能更为单调,比如《权力的游戏》中,龙和魔法的要素就比较传统。对比来看,中国网文的这套东西会开放很多,是西方根本不敢想象的。”

一刀也指出,中国网文更加包罗万象,更有想象力,“我们相当于用一个更加丰富的素材库去写国外的某些特定题材。”

她还提到,网文行业中流传着“文好可破”的说法,大多作者都笃信,好的小说可以冲破阻碍,闪闪发光。“我自己也会复盘某一段剧情的情感是否到位,总的来说,跌宕起伏、情感充沛的小说更吸引国外读者。”一刀说道。

据悉,国内许多企业也正探索如何将国内小说在海外改编成影视作品、漫画或者有声书。

中文风靡沙特

据了解,截至目前,沙特共有9所大学建立中文相关专业,累计培训300多名本土教师,组织1100多名大学生参加“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支持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班。

所有学生都向往未来能到中国留学

曲浩文(Abdulmajed Alwadhakhi)是沙特的一名中文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2016年前往中国留学,花了2年时间学习中文,4年时间攻读化工专业本科学位。完成学业后,他选择回到沙特建设祖国。工作之余,出于对中文的热爱,他还在沙特开办了中文学校。

据了解,截至目前,沙特共有9所大学建立中文相关专业,累计培训300多名本土教师,组织1100多名大学生参加“汉语桥”线上冬令营,支持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班。

据悉,许多沙特学生选择在中国学成后归国,曾在山东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高飞(Mohamed Gaffer)就是其中之一。高飞告诉记者,他现在是沙特利雅得一家旅游公司的经理,专门为中国人提供翻译、旅游、接待等服务,同时兼任沙特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老师。高飞强调称,他的梦想是让国际中文教育走向更多的阿拉伯国家。谈及中东地区的中文教育现状时,高飞感到十分乐观。他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沙特等中东国家在多个领域有着影响深远的合作,“很多中国公司来到沙特,也有很多商人来沙特投资大项目,所以现在沙特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沙特政府也非常欢迎中国人。”

在高飞看来,许多人也因此意识到了中文的重要性。“苏丹、埃及、阿联酋、约旦等国的中文教育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高飞指出,中文学习者的背景多样,其中不乏当地成功的企业家,许多人对在中国做生意十分感兴趣。还有部分中文专业毕业生选择在翻译、旅游、外贸、海关领域工作。此外,他特别提到,几乎所有学生都向往有朝一日能到中国留学。作为一个资深“中国迷”,高飞也希望学生们能实现留学梦,尝尝自己日思夜想的“八大菜系”。

会中文的沙特人就业时很吃香

高飞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比较担心中文教师人才稀缺的问题。“沙特学生的母语是阿拉伯语,但很多老师是英语授课,会影响教学质量。虽然本地老师的阿拉伯语好,但中文却不一定优秀。”对于这个观点,在沙特教授中文的苏阿里老师表示赞同。他认为,优秀师资力量的确不足。“当地需要时间来培养中文教育人才,同时希望能吸引全球各地的优秀老师来进行教学工作,薪资的确比较可观。”

苏阿里告诉记者,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让更多人到中国留学。“如果没去中国留学,中文专业毕业生的汉语也很难达到高级水平,无法胜任中文教师岗位。比如声调就是一大拦路虎。”他说道,自己经常帮助中东地区的学生申请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

在苏阿里看来,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许多人由此意识到中文的实用性,这波“汉语热”才开始在中东各国兴起。“会中文的沙特人在就业市场非常吃香,容易找工作。听说阿联酋很多幼儿园都设有中文课程,埃及也有非常多的语言中心和孔子学院。”他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是当地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早年在澳门短暂居住时学会了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强大。回国后,这位校长十分重视中文教育,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中文。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许多高校与沙特政府、企业持续合作,培养了一批批精通中文、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沙特青年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沙特,在当地政府部门或中资企业从事对华工作和贸易,为促进中沙文化交流互鉴起到了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6月,学校克服疫情影响,开展了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考国际在沙特地区推出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在线研修项目,招收和培养了来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等沙特顶尖大学的88名学生。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