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汉服文化背后的汉裁工艺

发布时间:2022-06-29 16:54:17 | 来源: | 作者:张梦玥 杨 娜 | 责任编辑:苏向东

近年来,“汉服热”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是中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其基础之一是历史悠久、自成一体的“汉裁”技艺。汉裁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制衣”“裁衣”,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流传。然而在清代,汉裁的零星内容不断被边缘化,加上近代以来受到西式剪裁的冲击,一度销声匿迹,直到21世纪初,“汉服热”在海内外年轻人中兴起后,汉裁传统技艺重新受到广泛关注。这类传统制衣工艺经过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制作出风格多样的汉服,成为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文化符号。

汉裁工艺: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

考虑到现代社会主流是“西式立体裁剪”,故把传统汉服的剪裁方式简称为汉裁,区分于“西裁”“和裁”等。

汉裁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剪裁工艺和制衣理念,早在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就已经开始萌芽,周代逐渐形成“正幅不杀”“先道中赐”等基本规则,秦汉时期已十分成熟,经后世历代演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从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出土的麻袴到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袍服,从孔府旧藏的明代传世衣冠到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的汉裁学位服,虽几经跌宕、跨越千年,却始终延续平面对折、中缝对称、不破肩缝、后背中缝、通肩连袖、袖底缝合、系带为主等基本特征。

《周易象辞》记载:“初,始也,从衣从刀,谓裁布帛而制衣之始也。”也就是说人们制衣是从用刀剪裁布帛开始的。按照东汉《说文解字·刀部》记载:“制,裁也。《刀部》曰:‘制者,裁也。’”二字为转注,均可理解为“剪裁制作”的含义。

与制衣相关的主要传世文献为《礼记·深衣》和《礼记·玉藻》,经文和注释记录了“缝齐倍要”“续衽钩边”等概念,以及较为详细的尺寸;迄今为止,最早与制衣相关的文献是秦朝时期的简牍《制衣》,记载了多种服装的尺寸和裁法,按照目录看依次介绍了中国古代服饰下裙、上襦、衣、大襦、小襦、前袭、绔的尺寸和制法。这份简牍不仅对复原古代服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服装分类。

梁朝专门的裁衣书《论衡校释》记:“‘裁衣有书。’孙曰:‘隋志梁有裁衣书一卷,亡。’”还有些文献中记载了汉裁独特的剪裁思想,如《独异志》中记载:“梁武帝酷好佛法,然性多含恕,敕天下贡献绫罗锦绮,不令织鸟兽之形,恐裁剪之时,有伤生物之意也。”

除此之外,在中国南方地区和一些地方的农村也有传统剪裁技艺的遗留,特别是婴儿服的制作工艺,几乎堪称汉裁的活化石。历史上遵照“成童以上皆时服,幼孩古服亦无禁”的说法,以“宝宝袍”的形式部分保留了下来。

总而言之,汉裁是有着数千年一脉相承、相对稳定、贯穿汉服体系的范式和规则,是中国古代汉服的传统制作工艺技术和制衣理念。

制衣理念:现代汉服的重要手段

汉裁技艺是当代汉服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手段,汉裁每个处理细节都要体现传统的制衣理念,同时汉裁也必须接受华夏哲学思想、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形而上”层面的规范。比如系带为主的倾向体现的是保持汉服动态调节、二次成型的思想。具体内容包括平裁和局部立体构造,两者关系如同“阴阳”。汉裁中的平裁是“阳”,决定汉服的最基本框架和廓形;局部立体构造为“阴”,小处着手,适合人体,是平裁造型中必要的调整。正是因为有了这套剪裁工艺,使得看上去宽松博大的汉服,穿起来却是仙风道骨,即使没有立体裁剪,却依旧可以修饰身材。具体来看:

一是衣类,汉裁的上衣多为前开襟结构,是将布料平面对折,剪出领口、衣身和袖形,再将左右衣身裁片后背缝合拼接形成中缝,获得最基本的轮廓线。衣的形制包括领襟带、袖袼衩等,有很多一脉相承的稳定结构,比如以交领右衽为典型代表的“中轴对称内外衽交叠闭合系带固定系统”。短款衣有:襦、衫、袄、半臂、半袖等。长款衣上下为一整体,腋下一般开衩或设有掩衩(摆),典型如各时代圆领袍、道袍、大袖衫、披风、禙子等。

二是裳(裙)类,为围合式结构,通常是一条裙腰下面缝上两片或几幅裙片,裙片间可缝合也可重叠不缝合形成裙门(即裙腰相连裙摆分离的样式),裙片可打褶或不打褶,裙子可将腰全部围住;即形成有1/3交叠量的围合,也可仅围合不交叠或更少。

三是裤类,汉服体系中最早发明的服饰之一,大致分为3个小类,分别是内裤(古称“裈”),外观类似于今天的内裤;外裤(古称“袴”“绔”),包裹覆盖整个腰臀腿部,外观类似于今天的裤子;套裤,无裤腰,覆盖两条腿部,类似于蒙古族摔跤运动套裤。基本结构为两条裤腿加裤腰裤裆及系带等辅助结构。需要注意的是汉裁中袴的“裆片”,如秦简记载交裁法的“人子”裆片,平铺时裤腰部分没有完全缝合,穿戴后裤腰以左右交叠的形式重重遮掩,系带固定,不会暴露下体,与西式裁剪中婴儿开裆裤概念完全不一样。

四是深衣类,是指上下分裁连属制,形成既合二为一、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典型如直裾深衣、曲裾深衣等。

总而言之,汉裁的裁片拼合强调正裁正拼、正裁斜拼、整体完整,注重拼合后边缘(如领口、袖口、裙边)的修饰,服装的礼仪等级越高,尺寸越宽博,上身后衣褶越明显,轮廓线越柔和,以衣褶和轮廓线呈现人体曲线、改善身材不足、提升穿着者气质。

局部立体:剪裁背后的适体文化

局部立体构造是汉裁中的“阴”,不影响汉服主要特征,一件单品没有这些细节处理也不影响其成为汉服。主要功能是为穿上身后能更好地适应人体,或为达到某个局部效果而存在。因为人体是立体的、有厚度的、有曲线的,所以需要局部处理达到人体舒适和款式效果要求。局部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增,即增加布料。是在平裁解决汉服基本外形后,增加一些小裁片的做法。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结构上需要,比如深衣中的小腰,是在衣身、衣袖、下裳三者的交汇处嵌入矩形裁片,是运用局部立体构造的手法,在塑造衣服形态上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另一种是意义上需要,这也是常用的办法,比如襕衫,下摆处增加了一道横襕,便是为了符合传统深衣要求而增加的部件和工艺手法。

第二种:褶,即打褶、辟积。褶在历代汉服制作中随处可见,特别是褶裙,几乎贯穿整个汉服发展史。衣褶虽然打褶方式不同,外观差别也大,但都是布料重叠后竖向散开的放射效果。

第三种:削,又称杀,即对裁片作削幅。比如战国马山楚墓出土的实物N1,上身腰缝和后背腰缝处从后中缝和横腰处分别去掉一个15°夹角的量,相当于现在表现体形特征的“省”。一方面使上衣形成15°落肩,既方便人体运动,又更接近人体自然姿态;另一方面在收缩腰部的同时,等于相对扩大了胸围部分的量。这是一种非常智慧、合理的设计。

总而言之,剪裁是服装的基础,要发展现代汉服,离不开总结历代汉服剪裁上的共性。汉服体系在历史上有断裂,汉裁也一并蒙尘,陷入低谷。随着汉服的发展,配套的技术也重新焕发生机。今天的汉裁完全根据历史考据而来,包括不限于文物、文献、田野调查、科学实验等方法,根据古代汉服的传统制作工艺技术和制衣理念,抽象历代共性特征、辨析主流和支流,从而找到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相对稳定、贯穿汉服体系的范式和规则,在“形而下”层面找到汉服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千年传统服饰的“统”。

(作者张梦玥系重庆民进会会员、杨娜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