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联合国中文日:中文走向世界,共筑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2-04-20 08:27:11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柴如瑾等 | 责任编辑:谢荣宇

中文走向世界,共筑美好未来

4月20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相传在这一天,“中华文字始祖”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贡献,联合国新闻部(现全球传播部)于2010年宣布将每年的4月20日定为“联合国中文日”。

今年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100多个国家的300余家驻外使领馆、中文教育机构、中方院校、企业等,将通过举办交流论坛、文化展示、知识讲座、艺术鉴赏、诗歌诵读、歌曲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中文的国际应用,彰显与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文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中文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文化窗口。

1.中文日从何来

近年来,联合国中文日已经不仅仅是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内部节日,还有很多国家的中文教育机构和中文学习者、爱好者自发组织多样的庆祝活动,形成了事实上的“国际中文日”。

联合国除设中文日之外,六种官方语言分别都有自己的“联合国语文日”:12月18日阿拉伯文日,4月23日英文日,3月20日法文日,6月6日俄文日,4月23日西班牙文日。设立联合国语文日的初衷,既在于庆祝和纪念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为了促进六种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

自从2010年“联合国语文日”推出后,各母语国乘势而上,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丰富纪念内容,逐步将联合国的语言日拓展为世界性的语言日。2020年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借鉴“国际法语日”“世界俄语日”等语言日做法的基础上,以“联合国中文日”为契机,联合“中文联盟”携手全球中文爱好者开展“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

2021年1月25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和西班牙政府正式通报,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这使UNWTO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得到提升,也使中文在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使用比例得以提高。

同样是在2021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自1945年创立以来,首次修订国际航协章程的语言条款,在原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基础上,唯一增加中文作为官方语言。

自197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把中文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文字之后,中文作为联合国主要机关和下属专门机构官方语言与工作语言的法定地位逐步确定。截至目前,中文已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国际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卫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2.中文有多热

“因为学习了中文这门语言,我也可以阅读古人读过的书,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像我们这种会中文的人才能够感受到这种浪漫和神奇。”16岁的甜甜来自加拿大,在获得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后,她坦言自己有了一种“使命感”,要向更多人分享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

“汉语桥”项目实施20余年来,已累计吸引来自160多个国家的150多万名青少年参加。他们像甜甜一样,构筑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中文在全球有多热?记者从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获悉,截至2021年年底,已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在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1300多万人,在180多个国家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76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文院系、专业、课程,7.5万多所主流中小学校、华文学校、培训机构开设中文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使用人数接近2亿。

多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人数大幅增加,这也引起了教师资源的短缺。而学习中文的热潮,也让人们对中文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白罗米院长表示,适合罗马尼亚学生学习的本土中文教材缺乏,阻碍了当地的中文教学,“罗马尼亚公立学校教师编制有限,大部分学校目前还不愿意招聘专职的本土中文教师”。

外国人学中文还存在“汉语难学”的心理障碍。曾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梁彦民指出,从口语看,难在声调;从书面语看,难在文字,“这就要求我们讲简单汉字,有趣汉字。既要加强汉字基础研究,用高频字词教学;又要通过动画、VR等鲜活的手段介绍汉字演变”。

此外,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中文教育也面临资金短缺、市场萎缩、数字鸿沟等困难。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院长王辉建议,面对在线中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信息素养欠缺、学习者参与度不够、教学模式受限、教学平台不完备、教学管理困难等问题,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加问题应答、会话练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促进教学设计、作业批改、语言操练、汉字书写等教学内容更加智能化。

3.中文风景在海外

“在杜伊斯堡港,汇集了很多通过中欧班列到达德国的集装箱。这些带着汉字的集装箱,也成为我所在城市的移动风景线。”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就读东亚研究和中国经济的海洋,用流利而标准的中文向大家介绍他所在城市里移动的汉字。“行千里,致广大。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是为‘重庆’。这寓意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海洋说。

海洋毕业于德国北威州埃森市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曾是该校中文合唱团的一员。而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中文合唱团堪称中德友好关系的缩影。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团曾多次受邀在两国重要外交场合演出。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曾于2014年到访该校,并在2016年接见了来华游学的该校师生。2021年2月,彭丽媛在观看学校中文合唱团四名同学演唱中国歌曲《疫情过后》的视频后,亲切致信该校师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德人民友谊作出新贡献。“这真是一份巨大的喜悦和荣誉。”参与演唱的学生安德烈·波尔特诺夫说,“用音乐搭建桥梁,把希望和勇气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是我们通过这首歌想要表达的心愿。”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前夕,海洋和伯乐高级文理中学中文合唱团的朋友们,一同演唱了《一起向未来》,高声唱出:“我们都需要爱,大家把手都牵起来。”海洋说:“这次冬奥会反映了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起向未来’意味着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重要的问题,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文,既凝聚在外国学生的歌声里,也遍布异国他乡的大街小巷。

“现在意大利处处有汉字风景。不管你想参观景点,还是逛街购物;不管在药房,还是在书店,都能看到熟悉的汉字。”博洛尼亚孔子学院学生李左,用相机记录了从机场到市中心一路上的中文标识。

在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中文教师若斐也在上班路上发现了许多汉字。从景点的中文标识,到沿街张贴的福字,再到店铺招牌和广告语……短短5公里的骑行路程,若斐就看到了51个汉字。“我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过四年,常常想念中国。幸好,汉堡和中国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中国的汉字,中国文化天天陪我在身边。”

海外的汉字风景,不仅在学校、在街道、在广场,也在海外汉学家的研究视野中。

“北至斯德哥尔摩,南到南非,都有汉学家的身影。”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树华研究员这样介绍国际汉学研究。

茱莉(Giulia Falcini)便是一位从事中文图书翻译的意大利译者。茱莉告诉记者,意大利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从高中开始学中文。“我翻译的书出版后,有很多很多大学生联系我,说决定写关于女书的毕业论文。”

汉学热也曾让来自秘鲁的柯裴惊喜。在北京大学完成“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后,柯裴一度为如何在秘鲁找到一份工作发愁。然而,在秘鲁天主教大学试讲一门中国知识的课程后,柯裴收到的反馈远超预期,她意识到,“中国话题在秘鲁的重要性在增加,讨论度也在提高”。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杉指出,新时代下汉学研究“契合了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国际汉学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门显学。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