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意为谷之喜雨,古语云:“雨生百谷”“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稻作农业对雨水的期待,犹如古时候读书人期盼功名,所以有“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之说。播种秧苗的时节,雨水被称为甘霖、时雨,谷雨节气由此得名。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是农时农事与物候结合最紧密的节气之一。交节气的时间在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今年谷雨节气是4月20日。谷雨是暮春的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且稳定,所以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俗谚。谷雨之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大地温润。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将于桑。”意思是谷雨时节,浮萍开始生长,鸠鸟鸣叫,戴胜鸟落在桑树枝头,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在长江流域稻作区,人们在布谷鸟“家家撒谷”的鸣叫提示下,将清明浸好的谷种均匀地撒到平整如镜的育秧田里。传说布谷鸟是古蜀国望帝的化身。望帝是一位贤明的帝王,他关心农人和农事,死后依然如此。每年春天,他都化身子规鸟(布谷鸟)提醒劝导百姓务农。在华北平原,人们进行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同时,开始种瓜点豆。
江南此时正值蚕月。“谷雨亲蚕近”。从谷雨开始,家家采桑育蚕忙。蚕农人家有专门的蚕室,还有蚕娘负责春蚕饲养。她们对春蚕的看护十分用心。旧时养蚕没有相应的监测设备和技术,给蚕宝宝喂叶、取暖,都要以蚕娘的身体感受为标准:蚕娘饿了,便给蚕宝宝喂叶;蚕娘觉得天凉,蚕室内就生火取暖。江南蚕乡还有“关蚕门”的习俗,谷雨一到,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官员不下乡,亲友不往来,连做生意的也歇业。正如茅盾在《春蚕》中所说:“一个‘戒严令’也在无形中颁布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娇嫩的蚕宝宝的安全。蚕农精心卫护着春蚕,形成江南蚕乡特有的谷雨习俗。
谷雨不仅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节气,也是从事海上捕捞业的渔民的“开洋节”。沿海渔民在谷雨到来时要举行祭海仪式,集体祭祀海神,唱戏助兴,宴饮欢呼。谷雨祭海之后,下海捕鱼的生产活动就启动了。
谷雨还是花事繁盛的时节。“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节气有三番花信,即牡丹、荼靡与楝花。这三番花信后,从小寒开始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告终。谷雨时节,牡丹盛开,牡丹因其国色天香,得到中国人的特别喜爱,被称为“谷雨花”。牡丹原本生长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等地,人工栽培牡丹大约在汉代已经开始。隋唐时期,牡丹作为园艺花卉进入城市生活并获得显著地位。隋唐帝王都酷爱花卉,隋炀帝在洛阳开辟西苑种花,其中就有易州进贡的多种花色的牡丹。唐代初年,虽有武则天贬斥牡丹的传说,但随着唐代国运昌盛,大气华贵的牡丹越来越受到喜爱。唐人刘禹锡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唐人对牡丹的深挚情感。宋代时,牡丹走出皇家宫苑,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明清时期,谷雨看牡丹是城镇居民的风尚。《清嘉录》记载,当时无论是豪家名族之家还是文人雅士的庭院,不论是寺院道观还是会馆义局,“植之无间,即小小书斋,亦必栽种一二墩,以为玩赏”。牡丹花还传播至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香飘天下。
雨前茶是品茶人的珍爱。明代茶学研究者许次纾在《茶疏》中说:“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如《桐庐竹枝词》所唱:“谷雨村村摘嫩芽,纷纷香气出篱笆。”谷雨茶较之清明茶,质量更优,香味更浓,而且易于收藏。碧螺春是清代苏州的贡茶,据说产于吴县洞庭东山碧螺峰。康熙年间的一个谷雨时节,人们采茶于此,但采茶人茶筐已满,有人就将茶叶置于胸前衣襟之内,“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人争呼吓煞人香”。康熙南巡时,地方官以此茶进用,皇帝为其题名“碧螺春”。谷雨茶是养生茶,不仅有清心明目之功效,而且可用于化痰祛湿的茶疗。
谷雨之后,气温逐渐升高,害虫开始活跃。在北方地区,人们以谷雨日作为除蝎的重要时机。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人们于谷雨日在墙上贴禁蝎帖,帖子上有图有文,咒语曰:“谷雨日,谷雨晨,茶三盏酒三巡,逆蝎千里化为尘。”虽然只是一种巫术,但表达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意愿。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有一种传说认为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上古时代,仓颉奉黄帝之命,创设了象形文字。人类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巨大反应:“天雨粟,鬼夜哭。”也就是出现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观。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谷雨节,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至今陕西白水仓颉庙在谷雨节气仍要举行传统庙会,祭祀仓颉,感念他发明文字的伟大功绩。
谷雨是节气,也是体现农业文明的节日。谷雨时节,让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气文明的欢愉中,迎候绚烂的夏天到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4月19日 第 07 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