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潘鲁生:我们到民间去

发布时间:2022-04-19 09:29:02 | 来源:中国政协报 | 作者:谢颖 | 责任编辑:姜一平

编者按:为期近3个月的“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落下了帷幕。展览把民艺藏品与民艺元素作品、民艺研究成果系统性地呈现出来,传播了民艺的文化理念,生动展现了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到民间去,是方向,也是实践,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讲述在田野中行走,致力于中国民间艺术收藏、研究和创作,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经历和思考。

潘鲁生

我从事民艺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候,假期到外地写生,常常用自己的画作与当地老百姓交换剪纸、刺绣等具有朴素之美的民艺物件。透过这些物件,在斑斓的色彩里,我仿佛看见源自乡土那朴素的、和大地相亲的文化情感,我对民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现场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现场

“到民间去”,在田野与乡村,民众为生活而创造的美的造物常常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次展览中,展厅形象墙上的门神年画原稿,是我上世纪80年代从山东潍坊杨家埠收集到的。民间习俗农历新年贴门神于门上,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门神是民间祈福纳祥情感愿望的表达。“门神”是本次展览着意突出的文化符号,《拓福纳灵》展示单元置放了一件《门神》装置作品。这件作品为传统木构门扇双面镶嵌门神织绣,它所传递的观念是透过民艺之门,美化当代生活。门神装置曾多次出现在我的展览中,呈现形式不断创作迭代。门扇上的门神画像由最初的木版年画替换为手绣图像。杨家埠门神年画呈现的是年画的原真性之美,那么门神装置则承载了“创造性转化”的意图,把传统再次带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视野。

《拓福纳灵》

《大匠丝路》是我创作的一件手绣作品,画面内容汇集了民间社会的百工匠作。在我的理解中,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还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传播之路,是工匠造物文化发展的集中脉络。《大匠丝路》以丝路“百工匠作”为主题,运用长卷形式描绘了在南北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匠技艺场景,其中包括手工艺制作、贸易通商及风俗文化的生活画卷,同时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采珠、贸易经商及造船工艺等,展现了人们在各种海上漕船、海舟等运输工具上运载丝绸、陶瓷、香料的情景。该作品通过表现丝路大匠劳作的场面、技艺传承、风俗习惯等诸多与工匠劳作有关的图像,突出丝路百工匠作的传播历程,表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艺发展与变迁。

《大匠丝路》

田野调研是追寻传统民间艺术踪迹的重要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和纷繁嘈杂的语境里,只有脚踏实地“到民间去”,才能触摸到传统民间艺术最原始、最真实、最亲和的面貌,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命与潜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在这个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收藏、研究和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性转换,进而助力当代乡村振兴与文化弘扬,是我一直孜孜以求的课题。

在乡村调研,我最关注的是民艺的传承问题。乡土手艺具有文化、经济、伦理等多重价值属性,令人惋惜的是那些濒危乡土手艺“人亡艺绝”的现象仍在重复上演,隐含在物件中的文化信息也因人的离去而无从考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叠加影响,社会快速转型的当下,抢救发掘散落于民间的优秀民间工艺,记录其文化内涵、工艺流程、功能结构,尽可能多做一些民间工艺民族志的记录,仍然十分迫切。这些年来,我们走遍全国各地的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民艺作品,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口述档案,记录工艺流程,留存影像资料,通过这些措施来抢救整理民间手工技艺。唯其如此,我们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赓续造物文脉。

2011年,潘调研临沂柳编技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传统工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传统工艺独特的思想价值、技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今天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这些年,传统工艺和乡村发展一直是我履职建言关注的重点。在今年的两会上,我就“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出建议:一方面固本培元,切实做好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基础性的保护工作,在文化守护、文化传承的意义上,全面系统地做好民族地区传统工艺的研究整理、档案留存、展示宣传等,留存和发展多样化的民族传统工艺,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留足动力;另一方面,改变以往存在的“手艺贴牌”“手艺代工”等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局面,使民族地区的手艺人、工艺家、传统工艺的传习者创作者真正成为相关产业效益的拥有者、受益者,从而进一步促进地方发展。发展发挥好传统工艺的赋能作用,全面充分地实现传统工艺价值,能够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造福人民生活建设美好生活。

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工作营

几天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文旅融合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对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人才。首先需完善学校教育,培养真正符合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举办乡村文创讲习班。鼓励公益机构办学助教,开展职业培训,培养乡村传统工艺等人才,举办有关工艺讲习班、营销讲习班、文化讲习班等,只要农民有需要,都可免费参加学习,培育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提高文化和经营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建设乡村文创孵化器、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等具体措施入手,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

2020年7月,我们曾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展现了1500余件(套)来自山东的民艺藏品,工艺类别丰富多彩。通过这些展品,观众们可以了解到山东地区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也能充分领略在朴素生活中的审美意趣。一年多后,又举办了这次“到民间去”的民艺主题展。这两次展览中有共同的特点,通过民艺藏品和民艺创作来呈现民艺的大美,并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路径。比如中国传统彩印花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民间艺术符号,它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印花布用色饱和大方,图案寓意美好,从龙凤呈祥到花团锦簇,皆可传达出人们对生活的朴素热情。现在,传统的印花布有了更多的艺术可能性,在创新材质、现代设计的碰撞和融合下,产生了奇妙而美好的反应,比如印花元素的丝绸制品、印花瓷板,无不是传统与现代的智慧结晶。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现场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为我们传承发展民间文艺指明了方向。我们既要重视保护和传承,也要致力于与时代同行创新创造,优秀的民间文艺不只是历史的遗产,更要有今天的生活气象和文化创造,要回应时代关切,唱响时代旋律,体现时代的脉动与心声。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美育也是应当肩负的重要责任。我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参观民艺展览,通过展览把中华美学精神传达给孩子们。举个例子,儿童美术和民间美术其实是一体的,都具有朴素的大美,我们给孩子阅读的绘本就可以从神话传说、民间美术造型中获得灵感和素材,让孩子们易于接受、喜欢,更能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民间艺术进课堂

中华美育传统讲究真善美的统一,传承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能够从中汲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体会工匠精神的境界,理解团圆吉祥的愿景,传承勤劳刻苦、自强不息的力量,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美育应该从传统的、民间的艺术汲取力量,积极探索通过民间文艺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知,帮助他们从小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转载自中国政协报;口述:潘鲁生;采访整理:中国政协报记者谢颖)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