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1年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安徽发展大会暨黄山旅游节开幕式在黄山市举行,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发表主旨演讲。
凌云说,黄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徽州是镌刻乡愁的梦里老家。走进新时代,这里更是安放心灵的休憩之地、澎湃向前的青春之城、创意创新的活力之都。这一方神奇的土地,正以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链接全球创意资源、推动创意赋能发展,实现从不动声色的静静开放到有声有色的精彩绽放。
从历史维度看,这里传承着厚重创意文化
2000多年历史的徽州故土成就了一座创意创新之城。
这里有精妙的创意结晶,博大精深的的徽州文化本身就是徽州先人的创意经典,独拥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整座城市犹如一座可以随手触摸、亲近对话、没有屋顶的创意博物馆。
这里有深厚的创意基因,古徽商从“前世不修、生在徽州”的筚路蓝缕,到“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的创新创业,留下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奠定了黄山创意创新的优势和底气。
这里有无穷的创意资源,平凡的石头砖块变成珍贵的徽州三雕,常见的道地食材变成网红的徽菜好物,闲置的徽州古宅变成静谧的特色民宿,创意的气息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城市的气质。
黄山市将根植这片创意无限的沃土,深入挖掘徽州文化的创意因子,积极探索徽州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以全新的方式打开黄山,让创意的火花激情四射。
从空间维度看,这里提供了无限创意可能
神奇的北纬30度线穿境而过,黄山像一枚美丽的枫叶镶嵌在最富庶的长三角南翼。
随着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交通能级显著提升,黄山成为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建成、在建和拟建高铁10条,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时空距离实现革命性重塑,四通八达、综合立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已经铺就,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多重优势更加明显。
黄山市正在摆脱地理空间的偏居一隅,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与全球对话,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区27个,黄山和瑞士少女峰结为姐妹山,齐云山与瑞士雪朗峰即将结为姐妹山,友好城市活跃度位列全省第一,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向这里汇聚,黄山正成为青年一代创意创业的“倾心之地”,这些都为创意黄山提供了无限可能。
黄山市将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襟、开拓的姿态,积极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放与发展、旅游与宜居的城市新形象,吸引天下创意英才,汇聚全球创意资源,以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开展人文交流,打通黄山走向国际的“条形码”,成就一座被全球创意加持的现代化新黄山。
从美学维度看,这里拥有着绝美创意空间
“徽”字上下山水,左右人文,置身这片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灵感跃动的创意磁场,随时随地都可以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成就创意的经典。
这里山水相济,无与伦比的黄山冠绝天下,清澈透底的新安江含韵千年,整座城市宛如一幅大泼墨的立体山水画,随时随地呼吸一口,空气都是甜的。
这里人文共美,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亭台楼阁承载着似水流年的沧桑,水埠街巷氤氲着绵延千年的格调。一个个古老村落,一座座百年老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像打翻了砚台的古墨,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令锦绣山河浸润在水墨里,衬托出烟雨徽州的朦胧美、田园徽州的自然美、村落徽州的仪态美。
黄山市将充分挖掘徽州美学价值,发挥山水人文优势,植入创意元素,发展非遗传承、研学营地、摄影写生等新兴业态,让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成为黄山独特IP,成为人人向往、为之倾心的诗和远方。
从产业维度看,这里蕴藏着澎湃创意动能
文化传承需要市场的力量,文化创意需要产业的加持。
立足新时代的黄山,正以打造“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为契机,以独有的自然和人文优势为支撑,牵手长三角创意委和众多优质资本,以无边界创意赋能产业发展,赋予黄山新的生机活力。
徽文化浸染的《徽韵》《宏村阿菊》推陈出新,讲述着徽州的记忆往事;砖雕、木雕、石雕书写的立体史书,展示着非遗技艺的时代价值;花山谜窟、黎阳in巷、西溪南古镇等糅合传统时尚,一经推出便是各方追捧的网红爆品。
徽州天路、四月乡村、阳产土楼等乡村旅游点,一经创意加持变成打卡胜地;梦乡村、塔川书院、拾庭画驿等依托徽派古建打造的特色民宿,营造出“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适淡然,成为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十一”期间,560万海内外游客流连于此,黄山越来越成为快节奏现代人的心灵休憩之地。
黄山市将把创意融入发展全过程,点燃创意火花、激发创意动能,提供创意应用场景,举办创意赛事峰会,打造全要素耦合、多产业融合的发展生态,构建充满现代气息、创意时尚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把黄山打造成为展示中国最新创意的平台、国际创意交流的阵地,以及创意创新者共同的精神故乡,让创意成为竞跑长三角、加速崛起赶超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