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这里的自然风光壮美辽阔,人文底蕴深厚多彩,更承载着光荣悠久的红色历史,涌现出无数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德厚流光·准格尔红色纪行》的脚步,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信仰铸就的不朽传奇。
1949年春,清明时节的寒风中,一场激战在准格尔旗的纳林古镇打响。伊克昭盟支队(简称伊盟支队)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阻挡国民党马鸿逵部队的进攻。这场纳林第二次战斗,铸就了“蒙汉功臣”的不朽丰碑。
回溯高地上战斗打响的那天,纳林古镇的西山梁上,枪声如雷,硝烟弥漫。伊盟支队司令部设于山头,高平副司令员亲临指挥。面对情报误判下的敌众我寡,战士们纵马冲锋,涉过冰冷的河水抢占高地。
特级战斗英雄乌日图那素,正是这场战斗的亲历者。他时任二支队机枪班副班长,手持转盘机枪,扫射开道,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这挺机枪在国民党部队中威名赫赫,他们怕我们蒙古族战士,个个都是神枪手,抓不住、逮不着。”乌日图那素的儿子巴图回忆道。战斗中,乌日图那素一度体力不支,爬不上山头,是战友一把将他连人带枪扛起,才及时占领阵地。
在纳林战斗的枪林弹雨中,谢有德参谋长以身殉国。他腹部中弹,重伤不治,被战友用老乡家的门板抬下西山梁,却在途中壮烈牺牲。为此,高司令哭得撕心裂肺。谢参谋长英年早逝,他的后代虽然未曾有幸亲眼看到他,但他的英雄事迹一直被后辈们记挂在心,化作砥砺后人的不竭精神源泉。
侄儿谢炳雄感慨:“他人品端正,打仗英勇。”孙女谢静和重孙女龚晨薇通过与老战士田克清的会面,感受到爷爷的音容笑貌:“见到田爷爷让我感觉那些历史故事、经典的红色革命记忆,一瞬间真切地浮现在我眼前。”当病床上的田克清老人忆起往事,他眼含热泪:国民党黄郝二团来剿,伊盟三师迎敌,马队在街上奔腾一天,我们从西梁冲上,司令员在北梁指挥。谢参谋长中弹后,部队守住了阵地。
如今,在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内,那挺乌日图那素亲手使用过的转盘机枪静静陈列,诉说着昔日的荣光。巴图捐献此枪时,感慨不已:“父亲讲过它的来历,它为解放立下战功,要留下教育后代。”在纳林古镇北街口,“蒙汉功臣碑”巍然耸立,碑上“蒙汉功臣,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当学生们在此瞻仰,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稚嫩而坚定的歌声与历史回响交织,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岁月流逝,历史的回响始终激荡在准格尔的一草一木、一山一川之间。巴图在黄土飞扬的山梁上酹酒祈愿:“代表全体后裔,向烈士们致敬。前辈们安息吧!”烈士们的精神不灭,如纳林的风,吹拂着准格尔旗的每一寸土地。乌日图那素和谢有德等英雄,不是为奖章而战,而是为人民的前途而燃尽生命。他们的信仰,如丰碑永立,激励我们不忘来路,砥砺前行。
出品人:高岸明
总监制:王晓辉
总策划:韩燕 薛立胜
制片人:裴永耀 蔚力
策划:任艳华 王水泉 张芃芃
监制:王水泉 周勋 张芃芃 郑伟
导演:郑伟 龚小磊
主持人:赵起超
制片:蒋陈南杰
摄像:李春浩 刘逸轩
航拍:蒋陈南杰
跟机:王俊胜
剪辑:顾钧予 刘泽敖 王肇鹏
调色:刘逸轩
混音:康凯
视觉:郑伟 王瑞娜 李晶 王冠初 遇翔
推文:张芃芃 曹川川 郭佳欣(实习)
协制:郝芹 李蕾 海兰 杨刚 高宗煜
推广:孟超 李昭 姜壹平 苏向东 丁素云 王雁青 葛蕾 秦金月 张静
制片顾问:孟宪宇 许浩成
专家顾问:聂鹏举 杨玉铭 韩仲成
节目承制:上海共同映画文化有限公司
出品方:
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宣传部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010-88824983 姜先生 电子邮箱:jiangyp@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