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馆藏文物防震 中国主导的全球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标准立项

发布时间:2025-09-20 21:45: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向东 | 责任编辑:姜壹平

中国网9月20日讯 (记者 苏向东)记者19日获悉,由中国提出的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提案《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防震——总体原则与要求》正式立项。

9月18日至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ISO/TC 349)第一届年会在北京召开。

ISO/TC 349由中国提出并于2024年3月正式获批,目前共有32个参与成员国,16个观察成员国,秘书处设在故宫博物院。

本次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承办,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ISO/TC 349 A级联络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IIC)的8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故宫博物院院长、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主席王旭东,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技术项目管理官员安娜·卡特琳娜·罗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饶权指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是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发起国和秘书处承担国,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为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合作提供重要平台,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

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作为ISO/TC 349秘书处承担单位,将全力支持秘书处工作,全面提升秘书处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以全球视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标准化工作,与全球伙伴一起制定更多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

正式会议上,安娜·卡特琳娜·罗西宣讲了ISO组织、国际标准制修订程序与ISO在线标准制定平台(OSD)的使用,全体代表听取了ISO/TC 349委员会秘书处与A级联络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IIC)的工作报告,国内外技术专家宣讲了7项国际标准新提案,并进行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会议决议各国专家提出的5项国际标准提案将在会后开启立项投票程序,其中包括中国技术专家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壁画——病害分类》、《文化遗产保护——丝织品文物病害分类》和《文化遗产保护——古陶瓷——科学表征》三项国际标准提案。同时由中国专家牵头成立“书画文物保护”预研项目工作组开展国际标准预研工作。

作为馆藏文物防震的提案人和文物防震国际标准工作组的召集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葛家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馆藏文物防震标准编制计划自2008年提出,此后系统开展试验研究,进行建筑、设备和文物保护等跨行业联合技术攻关。同时,在近年强地震频发的中国西南、西北等地20余个博物馆中的近2万件馆藏文物,实施了防震保护项目,其中3个博物馆经历了6.2级以上强地震考验,馆藏文物无一受损,证明了中国馆藏文物防震技术的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性。

据悉,2026年,ISO/TC 349第二届年会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主办方供图)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010-88824983   姜先生   电子邮箱:jiangyp@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