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纪录电影怎样更好地走近观众”成功举办。数位业界嘉宾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围绕该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与深度思考,共同探索在新形势下,纪录电影应如何紧紧抓住时代机遇,赢得口碑与市场。
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冰雪长津湖》导演付勇认为,纪录电影的历史文献价值是其最大魅力,随时间流逝而愈显珍贵。“纪录电影需要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藏在历史背后的一些事物,它可能不为人知,但是具有极其深厚的价值。”他强调,纪录电影不应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广度,而应更加注重“小而深”的深度,从自身及周围的人和事着手,深入挖掘并关注那些具有深刻价值的题材。
山东火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纪录电影导演井建民专注于将中国远洋渔业作为纪录电影创作的核心题材,相继推出《大洋追鱼记》、《大洋深处鱿钓人》等一系列作品。在分享创作心得时,他强调了纪录电影情感共鸣的自然呈现。他表示,纪录电影可以打破线性叙事的限制,运用更具创造性的结构设计,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流露让观众找到联结,产生共鸣。
“要讲出人人眼前皆无,但人人心中皆有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认为,纪录电影要能通过历史观照现实,走进观众内心,展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影片中反映的生活,跟今天的观众联系在哪里?创作者要给观众走进院线的理由,做到‘与今为友’。”同样他强调,随着全媒体时代互动文化的普遍发展,纪录电影应不局限于传统传播形态,应充分通过社交传播深入观众,同时在创作上也要不拘一格,探索多元化叙事手段。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阅评组副组长、著名纪录片导演陈真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电影拥有着优质丰富的故事题材,同时纪录电影也是反映时代变革的直观方式。要想让纪录电影拿掉“小众”的标签,就要抓住大世界,聚焦国际国内大势;要挖掘鲜为人知故事,要让观众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打造奇观影像视界。
北京首都华融影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锐结合首都电影院近年来在纪录电影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了自己对纪录影片如何走近观众的探索和思考。“纪录电影不是没有观众,更多的是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使纪录电影和观众产生更紧密的关联。”她表示,近年来首都电影院积极与行业优秀机构合作,持续开展纪录片展映活动。同样分线发行的政策让纪录电影资源使用更集中、场次安排更精准、观众更垂直,为纪录影片开辟了新通道。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