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师道”的传承与中国的文化自信——访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

发布时间:2023-07-28 16:52: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一凡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士应艺以人传,不应人以艺传”,这大概就是刘曦林先生所想表达的“师道”。7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海淀稻香湖畔的海淀美术馆,这里正在举办“师道——刘曦林艺术承传谱系展”(以下简称“师道”展),我们有幸与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老先生面对面,就“师道”的思想内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发展等话题进行探讨。

造其魂而立其命,故为师父

“我写的‘师道’这两个字总体来讲应该叫隶书,但它里面也有篆书的成分,年纪大了,写字的时候在笔法上会有一种自由的调度”,82岁的刘曦林说。

image.png

刘曦林先生“师道”题字

刘曦林启蒙师承我国近现代画坛耆宿张茂材先生,每每追忆恩师,刘曦林如沐春风,言语中流露出的敬佩也令记者神往。1957年,刘曦林就读于济南一中,张茂材是他的美术老师。刘曦林回忆道:“我第一次上张茂材先生的课,就被他精彩的讲演和板书所征服。他说中国艺术要讲余味,要有言外意,写垂柳是‘绿树拂风扫地理’,写红荷是‘倒提朱笔点天文’。他一边教美术字,一边骂它是‘江湖刷子’,永远比不上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堂课,他把自己准备送交展览会的条幅拿到课堂上来,那红掌浮波的鸭子就几笔给描绘出来,鸭脖子都空着,那真是令人叫绝。从此我有了第一个偶像。”1958年,刘曦林考取了新成立的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但仍心系张老师的教诲。刘曦林和几个同学几乎每逢礼拜天都到张老师那里去补课,听他讲艺术,看他作书画。刘曦林说:“我深信我的张老师不凡,就悄悄地记下了他的许多话语,保存了他送我的每一张纸片。”

image.png

刘曦林艺术承传谱系图

师乃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立其命,故称为师父。画者道也,从师承而习即为师道,得传道授业解惑之通途也。

耄耋之年的刘曦林现已“桃李满园”,他的学生,同时也是他同门师兄之女的千黛女士向记者介绍:“茂材老先生是刘曦林先生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关怀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爱徒胜子’。举个例子,当年刘曦林先生参加艺考的每一支毛笔都是茂材老先生亲自挑选、分类、整理好的,并向他嘱咐每支笔的特点。还有个故事,听说茂材老先生在自身生活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还让自己的儿子扛着一大袋南瓜为他的学生送去,那个年代的师生关系真的是非常纯真的。”“青灯不羡前程远,白发欣看后辈贤”,这两句诗是茂材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老先生的徒子徒孙们践行艺术的精神指引。

image.png

《“不似”的浪漫——张茂材画传》封面

image.png

张茂材画鸭

image.png

刘曦林摹画张茂材鸭

image.png

千黛画鸭,刘曦林补柳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是一组辩证的关系

“在20世纪的50年代的中期,大概是1954年、1955年左右,那个时候民族虚无主义兴起,大家觉得中国的医学也就是中医不行,美术、国画不好,民族音乐也不行。毛泽东主席在当时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观念,对此,我的老师张茂材先生,就旗帜鲜明地讲出,推陈出新的推,不是推倒的推,而是推进的推”刘曦林回忆道,“老师对民族艺术始终充满了自信,这从小便影响了我。”

刘曦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赓续发展而经久不衰,我们理应充满自信。我们的国画也是这样,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的国画受到威胁,被认为是陈旧的,也有过这样一种辩论,就是画国画需不需要学习素描。我认为画国画不在于学不学素描,而在于是否能够把素描的技艺消化,更重要的是,画好国画需要有扎实的根基和勤奋不辍磨练与体悟”,刘曦林说:“我的恩师张茂材和李苦禅都教导我们,说可以几天不画画,但不能一天不写‘大字’。‘三日不动笔,则鄙吝萌芽’就是张茂材老师的原话。”

只有根基稳了,自身体悟透彻了,才能做好守正创新。中国人重视传承,会做传承,但中国传统文艺的魅力不仅仅是技巧和手法的表达,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总体阐释,想要传承好它,少不了师父的口传心授。刘曦林说,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常注重讲传统的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是一组辩证的关系,要坚信传统文化的优秀,在拥有文化自信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我们才能把文化传承做好,只有把文化传承做好了,我们才能够拥有底气,才能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自信。

师道是传承、守正创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的传承和西方的传承不一样,西方注重院校教育,而中国注重师徒教育,师徒教育更注重言传身教和口传心授,这种包含亲情的师徒交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里面。刘曦林希望通过展览梳理这一脉艺术承传和发展的印记,并将“师道”传递给更多的人。

image.png

师道序二 1

image.png

师道序二 2

“师道——刘曦林艺术承传谱系展”共展出了300余件书画作品、200余件艺术文献以及几十帧珍贵影像资料。系统地梳理了著名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先生从艺60余年师道承传关系的脉络,以致敬太师、启蒙之师、山艺业师、人民为师、巍巍京师、以馆为师、外师内师、古稀授业八个阶段,用艺术档案与艺术作品并陈的展览形式充分展示了刘曦林先生艺术承传的师道体系,凸显了历史文献性和理论与实践艺舟双楫的独特性,使读者不独看到艺术家几十年来艺术承传的印记,亦可从中一窥中国画百年来演化的轨迹和多样途径,并引发对中国画未来与前途的深入思考。

海淀美术馆(北馆)馆长张庄介绍:“刘曦林先生不惧繁难周折,悉心保存、整理了几十年所珍藏恩师们的艺术作品、文献资料,以自身的问师之道追根溯源,梳理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时代的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时代印记,以及它们的传承脉络,并引发对中国画未来与前途的深入思考,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拜别了刘曦林先生,回程途中我不禁思考,要做好文艺,想必少不了那一份天真和笃定,对传统文艺的自信或来源于艺术本身,亦或来源于从艺之路的引路人,是他们的高尚巍峨为我们树立情操和方向,是他们的谆谆教诲指引我们破风前行。(文/摄 吴一凡)


附:师道——刘曦林艺术承传谱系展部分展出作品


致敬太师:

image.png

齐白石 红荷蝌蚪 83cm×48cm 

image.png

徐悲鸿 风雨鸡鸣 130cm×74cm

image.png

刘海粟 黄山白龙桥 136.4cm×67.8cm

image.png

林风眠 仕女图 60cm×60cm


启蒙之师:

image.png

胡禧和 仙人桥 68cm×35cm

image.png

张茂材 玉兰轴 94cm×35cm


山艺业师:

image.png

于希宁 雪梅 138cm×69cm 1996年

image.png

关友声 题“对山楼” 32.5cm×70cm 1962年

image.png

黑伯龙 郭熙笔意 138cm×69cm 1983年

image.png

单应桂 沂水欢歌 140cm×245cm 1977年

image.png

陈凤玉 《秋吻》 27cm×24cm 1983年


人民为师:

image.png

刘曦林 乌帕尔农民 35cm×28cm 1965年

image.png

速写古城15cm×10.5cm1964年

image.png

刘曦林 人物速写 1964~1973年

image.png

刘曦林 人物速写 1964~1973年


巍巍京师:

image.png

王琦 古墙老藤(木刻) 27.5cm×40.5cm 1998年

image.png

蒋兆和 与阿Q 135cm×75cm 1927年

image.png

李苦禅 远瞻山河壮 137cm×67cm 1982年

image.png

李可染 万山红遍 85cm×53cm


以馆为师:

image.png

刘岘 鲁迅(版画)


内师外师:

image.png

刘曦林 元梅风姿 2019年

image.png

刘曦林 元梅风姿 2019年

image.png

刘曦林 读帖 50.2cm×68.8cm 2008年

image.png

刘曦林 心有灵则仙 69cm×45cm 2010年

image.png

刘曦林 南粤木棉红 136cm×68cm 2019年

image.png

刘曦林 我见青山多妩媚 人间八十最风流对联  234cm×52cm 2022年


image.png

刘曦林,1942年生,山东临邑人。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创作,为研究馆员,历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为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仁美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出版专著:《蒋兆和论》《中国画与现代中国》《20世纪中国画史》等。其中《20世纪中国画史》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金奖。

兼事书画创作,出版有画册《水墨清韵——刘曦林书画小品集》《刘曦林艺术印记》(四卷)、《披图展卷》《故乡月明——刘曦林艺术馆作品集》等。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