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这些称呼你用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3-07-26 13:33:4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杨学涛 | 责任编辑:苏向东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陛下、殿下、阁下和足下,为什么明明是对别人的尊称,却非要在称呼里加个“下”字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说陛下。

陛,就是台阶,也就是楼梯,这个今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在过去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踏跺”,宋代也叫作“踏道”,可别小看了这个东西,它可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首先,在古代,台阶每层的高度和宽度都有固定的要求,比如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里就有相关记载(“其宽自八寸五分至一尺为定,厚以四寸至五寸为定”)。另外,台阶的高低取决于基座的高低,基座有多高,“阶级”就有多少,即便是在同一组建筑群里,主次建筑之间,台阶的高度也有明显差别,等级高的一定是要表现得“高高在上”。所以,在后来,“阶级”这个词就变成了用来表示人们不同身份的专用名词。

那这台阶都有什么样式呢?由简到繁,有如意踏跺、垂带踏跺、连三踏跺和御路踏跺,今天单说这个和“陛下”有关系的御路踏跺。

这个最高级别的御路踏跺只能用在宫殿建筑或者寺庙里面,它的基本做法,就是在垂带踏跺中间加一块石板,石板上会刻上山河云龙纹等图案,表示皇帝专有,而这块石板,你可以把它比喻为皇家专用的红地毯。

那啥叫陛下呢?这“陛”指的就是帝王宫殿的台阶,皇帝至高无上,身为臣子,不敢直接跟他交谈;另外,这皇上也怕乱臣贼子会害朕,所以,但凡臣子要找皇上说话,只好让皇帝的近臣代为转告。刚开始的时候,叫一声“陛下”,喊的其实是站在这台阶下的侍者,也就是“陛下之人”,而不是皇上。久而久之,这“陛下”“陛下”的,就变成了对皇帝的尊称。再后来,虽然大臣可以直接和皇上说话了,但这个敬称还是保留了下来。

史籍里有记载,“陛下”这个称呼,早在秦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就说:陛下,如今您兴的是正义的大军,诛杀的是暴乱的贼子,所以天下一定会被平定。(“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直到今天,“陛下”这个词依然被用作对君主的尊称,比如称“某某国王陛下”。

所以,“陛下”虽然用的是“下”,但其实是尊称,这种表达方式,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以卑达尊”。简单说,就是地位低的人要和地位高的人讲话,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用称呼地位高的人身前的侍者一类的人来指代,这就叫“以卑达尊”。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同样道理的“殿下”。

“殿下”,这个词的本义也是宫殿的陛阶或者殿阶以下。汉代把天子称为陛下,相应的,对于低于天子的侯王,就叫做殿下。三国时期也把皇太后称为殿下,比如《三国志》里就有记载,说当年司马孚、司马懿、高柔、郑冲四个人上书明元郭皇后的时候,内容里就有“臣等伏唯殿下仁慈过隆”的说法;到了唐代,又把皇后、皇太后都称为殿下(“唐初制令,唯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觉得奇怪,我们印象中不是只有“太子”才被称为殿下吗?你说的对,但那是唐朝之后的事情了。(“汉以来,皇太子、诸王汉之前未有闻。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泊东宫官,对皇太子亦称之。今虽亲王亦避也。”——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比如,当时还是太子谋臣的魏征就曾经对李建成说:人家亲王李世民东征西讨,嘎嘎乱杀、战功显赫,殿下怎么能自求安稳呢?(“秦王功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第三个问题,“阁下”又是什么意思呢?同样,它也是以卑达尊的套路。

阁以前指的是大臣的官署,也就是公务员上班的政府部门。在秦朝的时候,位列三公才会设阁,后来,郡守官员在职位上跟三公相等的,也可以设阁。因此,古代书信中,尊称做官的三公大臣、郡守等人就称为“阁下”。

今天,“阁下”其实用的不少,但相对正式的用途也是在外交场合,比如我们称呼某位驻外大使,叫他“大使阁下”。

最后我们来说说“足下”。

传统的说法,认为这个称呼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南朝刘宋时刘敬叔的《异苑》就讲,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后来重新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位后称晋文公。上了台的晋文公知恩图报,要封赏有功之人,尤其是一位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重耳吃的介之推同学。没想到,这介同学不愿意接受封赏,反而带着老母亲隐居到了锦山。

后来,晋文公就去锦山找他,介同学避而不见,晋文公实在没办法了,于是想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可想而知,介同学誓死不从,抱着大树葬身了火海。对此,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就让人把这棵树砍了下来,做成了木屐,说:“悲乎,足下!”

这就是“足下”一词的来源,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对人的敬称。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纯属杜撰,比如著名的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先生就认为,这“足下”跟晋文公、介之推的故事毫无关系,而只是“以卑达尊”风俗的一个反映。

其实,和“下”相关的词语不止这四个,比如“节下”,是对高级武官的尊称,比如“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词语的来源其实都一样。

总结一下,陛下、殿下、阁下、足下四个称呼都是尊称,起因是不方便直呼其名,所以采用了避讳的手法。“陛下”专称天子、皇上,“殿下”多指皇亲国戚,“阁下”多指官宦之人,而“足下”对上辈、同辈、晚辈都可以使用。

文/杨学涛(文史学者)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