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习近平“典”亮改革开放|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发布时间:2023-07-25 14:23:05 | 来源:央视网 | 作者: 杨立新 | 责任编辑:苏向东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绘就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经据典,总结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宝贵经验,阐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方向、立场和原则,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近平“典”亮改革开放》系列报道,带您一起学习领会总书记用典的深意。

  【释义】

文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老子的弟子。其著作《文子》(又名《通玄真经》)阐发了老子学说,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

上述这段话体现了《文子》对传统法家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文子》从黄老学说的“道论”出发,指出天道是往复变化的,法律只能随其变化而变化,“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因此提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周:适合。循俗:从俗。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晚于《文子》300多年的《淮南子》中也有类似说法:“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文子·道德》还对那些盲目死守旧法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指将瑟的弦柱黏固,就无法弹出高低的音调。比喻做事拘泥而不知变通)。”强调因时变法:“论世立法,随时举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古相返也,时务异也。”

【解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家建设百业待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我国的改革经历了“局部试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大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全方位开放格局”六大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充分表明,改革开放符合历史规律,契合时代潮流,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使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走过了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无论改革还是开放,都需要一股求新求变、敢闯敢试的锐气。有了这股锐气,我们就能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有了这股锐气,我们就敢于、勇于蹚出一条新路来;有了这股锐气,我们就能更上一层楼,见识到别样的风景,收获发展的累累果实。

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以敢为天下先的更大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机制模式,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