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优选汇 | 诗心点亮时代——诗歌类短视频的媒介特征和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3-01-28 13:43:10 |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 作者:谢雨新 | 责任编辑:秦金月

原标题:诗心点亮时代——诗歌类短视频的媒介特征和文化内涵

编者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近日发布成果。

本届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吸引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积极参与,共有695个作品参评,其中长评335个、短评323个、微评37个。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专家匿名评审和网络票选,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50个,其中长评33个、短评15个、微评2个,同时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

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旨在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明确要求,有效团结凝聚壮大网络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拓展了优选范围,首次将500字以内和五分钟以内的微评纳入优选范围,包括视频评论、弹幕评论、留言评论等新型文艺评论。汇聚了组织力量,在往届个人自荐的基础上增设组织推荐,中国文联系统、中国评协系统、“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成员单位、中央与省级主流媒体等积极参与,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优势。网络投票互动热烈,中国文艺评论网开发推出了投票专页,入围终评的103个作品吸引广大网友积极投票34万,引发了一轮网络热潮,充分体现了网络文艺评论的特点。

即日起,中国网文化频道将转载发布部分优秀评论作品,以飨读者。文章均为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不代表本网观点。


诗心点亮时代——诗歌类短视频的媒介特征和文化内涵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1,已成为当下文艺生态的重要表征。近年来,凝聚诗心、点亮时代的诗歌类短视频逐渐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丰富着新时代的网络文艺空间。

一、“融”:诗歌+短视频的媒介融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增长最为明显,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2。由这一数据可以得出,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网络空间的重要内容来源。综观当下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可以发现,互联网在文学传播之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以短视频为主要形态的创作实践和传播范例层出不穷,拓展着新时代文学的形象边界。

就形式而言,在抖音、快手、B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以诗歌诵读为基础形态的短视频层出不穷——众多网友将自己原创或喜爱的诗歌朗诵出来,并通过“诗、画、音”相结合的视频形式发布出去,构成了数量庞大的诗歌类短视频文本。除了网友自发朗诵之外,一些传统文学刊物积极拥抱时代,带领诗歌创作群体参与短视频内容创作。近两年,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携手短视频平台快手发起了“快来读诗,一起读《诗刊》”(2021),“快来读诗·春天送你一首诗”(2022)十佳朗诵作品征集活动,累计播放量破两亿。在诗歌名家、网络名人之外,此次系列活动同时吸引到大量90后、00后诗歌新生力量参与其中。相对于纸面上的文字,诗人李少君在谈及《诗刊》社和快手合作的系列活动时也提到,希望通过立体形象的短视频“建立起诗歌朗诵、诗人形象的线上博物馆”——这无疑是技术为文学本身带来的巨大变革。

《诗刊》社、快手联合举办的“快来读诗”活动话题截图

另外,通过声音和视频所承载的更大“信息量”,短视频也在拓展诗歌自身的边界。部分短视频将诗歌和文旅资源融合,呈现出文学服务时代的全新样貌。比如,江西星火文学杂志社将“把星火读给你听”系列诵读活动制作成短视频《去湖上点一盏渔火》(微信视频号视频),以诗心展示鄱阳湖美景,也让江西风景更具诗意。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的重视,诗歌类短视频中更是出现了“诗词串烧”“诗词rap”等极富网感的“古风大礼包”。依托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剪辑而成的《中国诗词rap大会》(B站视频)因风格轻松搞笑而贴近青年受众。而一些以摘句为主要内容的“神仙诗词”“虐心诗词”“将诗词写进作文”等短视频往往因诗词动人心魄的力量而引发网友共鸣,引发点赞无数。可以说,以传统诗词为代表的文学经典构成了短视频平台“古风”系的重要内容。

“把星火读给你听”系列活动(《星火》杂志微信视频号)

诗歌类短视频的火爆也使更多网友关心传统文化。叶嘉莹、戴建业、欧丽娟等学人的视频“诗词课”在抖音、B站、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平台深受欢迎,部分网友甚至将这些学术性较强的内容自发剪辑或搬运至其他平台3,形成了二次传播的合力。从粗略了解,到逐渐热爱,再到深入学习领悟,诗歌类短视频成为网友了解中国诗词文化、感悟诗歌恒久魅力的助推力。

叶嘉莹讲苏东坡(北京大学出版社官方B站账号)

二、“正”:诗歌承载形态的创新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中,诗歌始终和时代同频共振,无论是唐诗、宋词、五四新诗还是朦胧诗,都具有成为“顶流”的文化潜质。短视频作为新时代诗歌的重要承载形态,同样包含着诗歌在当代创新发展的某些可能。

一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回归诗歌的语言属性。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我们常说,诗歌在创生之初就往往以吟诵形式出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宋一代,音乐广泛进入诗词的表现形式之中,增添了文学的临场魅力。纵使现代诗不似古诗词那般严守格律,但“音乐美”已然成为诗歌创作者的内在追求,而歌词这样一种“歌诗一体”的形式更是现代诗音乐性的集中体现。对于诗歌本体而言,其自产生最初即出现的诵读、歌唱等非文本传播形式,也暗含着跨媒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诗歌本身就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极具包容性的文学形态。

短视频在丰富多样的图像之外,忠实地传达了诗歌的吟诵过程,辅之以动人的音乐,是既符合诗歌发展规律,又适合网络平台传播的现代表达。可以说,随着视听时代对传统文学场域的冲击与拓展,短视频这一诗歌全新表现形式之中也包含着当代诗歌变革和自我提升的积极趋势。

二是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发掘诗歌的社会属性。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自《诗经》起,诗歌的功能就和社会息息相关。进入到现代文学的视野之中,“新诗成为在现代传媒中生存并受其荫庇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4,始终处在和传播相互交融的脉系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文学形式的当代诗歌及其短视频文化产品自然和传媒相互关涉,和社会息息相关。

新媒介语境下的诗歌生态变得更加自由开放,诗人、学者以及诗歌类短视频内容生产者都可以更加便捷地发表诗歌作品、传递诗歌知识。读者或观众也可以在多种场景下完成诗歌的接受行为,甚至很多非文学爱好者、非诗歌读者,也通过短视频参与到了诗歌的“阅读”行为之中。更重要的是,短视频的社交特性为诗人和读者带来了“云上互动”的可能性,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分享、热搜推荐等方式,文学内容本身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内容生产者和观众之间也建立了更加亲切可感的交互关系。

三是通过短视频的影响力,凸显诗歌的教育属性。

“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诗歌天然承担着教化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情感和人文观念。短视频这种独具影响力的承载形式,会更加彰显诗歌在当下社会文化空间中的教育意义。

2022年6月20日发布的《抖音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高达178亿,短视频成为古诗词传播的重要载体。这类诗歌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同时,短视频中的现当代诗歌更加贴近诗歌现场,使得诗歌创作者和受众从诗歌的时代性、生活性中汲取精神力量,凝聚生命体验,寻找情感意义,获得融入诗意生活的无限可能。

《抖音古诗词数据报告》

《快手诗歌创作高频词》

三、“腾”:短视频时代赋予诗歌腾飞机遇

在媒介研究的范域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类似的观点:一个时代中优秀的写作者往往对媒介形态的变化和转换异常敏感,并尝试将自己的创作融入新的媒介形态之中。诗歌作为相对于小说、散文、戏剧而言的“微文本”,本身暗含着短视频凝练化、个性化、情感化的部分特征,是相对适合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形式。对于诗歌类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来说,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诗歌这一特殊文体风格所带来的创作机遇,从而提供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健康文化作品,正是短视频广泛服务人民,传递文学价值的重要一环。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类短视频中所暗含的传播量级、市场价值、受众数量等评价标准同样影响着当下时代大众对文学意义及价值的认知,也使部分创作者追求短平快、纯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短视频文学底蕴、审美风格的精雕细琢。在丰富多元的文艺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之中,诗歌类短视频创作者应该规避庸俗与媚俗、简单化和纯市场化的倾向,明确自身的创作价值——只有向诗歌的更深处开掘,寻求精神力量,才能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文化产品,才能达到吸引受众、涵养人心的理想效果,从而守护每一位中华儿女文化精神深处的宝贵诗心。

《尚书·尧典》有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一吟一咏,一诗一画,诗歌类短视频为人们提供了以诗歌点亮情感、点亮生活、点亮时代的途径,我们期待这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承载形式可以让诗歌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生机,呈现更多活力。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NMediaFile/2022/0916/MAIN1663313008837KWI782STQL.pdf

3.当然,这种将长视频剪辑为短视频的内容传播形式也会引发版权问题,这种情况值得网络文艺版权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4.董国政:《新时代诗歌与传媒融合发展的向度》,《中国艺术报》,2020年12月17日。

5.比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援引拉马丹在1830年前后的观点:“报纸是书籍文化的终结”。与此同时,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一批优秀的写作者,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罗伯特·勃朗宁、法国作家斯特芳·马拉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等人均开始尝试以报纸为载体,进行艺术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J].中国文艺评论,2022(01).

[2]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人事部、中国文联机关党委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文化文艺文联重要论述摘编(内部资料)[M], 2021.

[3]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新时代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J].求是, 2021(20).

[4]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 2011.


作者:谢雨新,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