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优选汇 | 媒体赋能与跨界创新——融媒体视域下的文学创意新局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20 10:07:48 |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 作者:苏喜庆 | 责任编辑:秦金月

原标题:媒体赋能与跨界创新——融媒体视域下的文学创意新局及路径

编者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近日发布成果。

本届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吸引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积极参与,共有695个作品参评,其中长评335个、短评323个、微评37个。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专家匿名评审和网络票选,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50个,其中长评33个、短评15个、微评2个,同时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

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旨在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明确要求,有效团结凝聚壮大网络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拓展了优选范围,首次将500字以内和五分钟以内的微评纳入优选范围,包括视频评论、弹幕评论、留言评论等新型文艺评论。汇聚了组织力量,在往届个人自荐的基础上增设组织推荐,中国文联系统、中国评协系统、“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成员单位、中央与省级主流媒体等积极参与,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优势。网络投票互动热烈,中国文艺评论网开发推出了投票专页,入围终评的103个作品吸引广大网友积极投票34万,引发了一轮网络热潮,充分体现了网络文艺评论的特点。

即日起,中国网文化频道将转载发布部分优秀评论作品,以飨读者。文章均为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不代表本网观点。


媒体赋能与跨界创新——融媒体视域下的文学创意新局及路径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引言

融媒体文学是以创新文学生产内容为内核,以文学多元生产和传播媒体为载体,遵循跨媒体网络化、衍生性、可持续的生存方式,以文学消费和接受为旨归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型文学创意新形态1。融媒体文学创意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它不仅聚焦于文学自身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而且可以借助融媒体的赋能、构型、协作和再生产,广泛衍生到跨媒体文化创意产业——诸如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短视频制作、演绎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上下游产业。

一、媒体赋能下的文学创意新局

现代融媒体为文学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以多元媒介的多层级跨界融合、集成发展的态势,促动着未来文学衍生形态的发展新局。由于“融媒体实现了多媒体的有机集成。融媒体为文学创意提供了超越的可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最全”2:即文学生存面最全;传播技术手段最全;媒介生产载体最全;创意受众面最全。融媒体这一新的技术环境昭示着文学创意新生态的生成。

(一)融媒跨界与艺术穿透。融媒体时代,影视和虚拟环境将嵌入的语词和修辞术转换为灵动的拟象和幻象空间,形成了融媒体的全新“语图”时空。文学渗入媒体时空正如电视连续剧嵌入到人类日常生活一样,让“演绎过去和未来”穿透并融入进“当前日常事件的洪流”3,恰如中国诗学中所说的“秘响旁通”(文心雕龙·隐秀)。例如,马伯庸的长篇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在该书中每一章结尾,都嵌入了一张古长安地图,引用“GPRS定位”的跨纸媒与数字界面方式,让读者领略到古都长安城里一百零八房的精妙布防和人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聚合了文学审美和智力探秘的创意元素,大大提升了阅读的吸引力。由此,融媒体文学界面具有了新的呈现时空,也大为拓展了文学的创意生成地带。

(二)协同创意与深度交往。在融媒体化的娱乐消费时尚中,文化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彼此认同和协同创意,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学空间。鲍曼认为,“(在网络媒体时代)由对身份认同关注产生的对美学共同体的需要,是娱乐产业特别受欢迎的放牧地。”4尤其在融媒体时代,过去被分割的时空由分离变为统一的网际联合体,在这个融媒体构型中“电子技术的巨大能力创造了能为无数距离遥远的作家和观众提供参与和关注焦点问题的机会和契机”5,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成为了网际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文学市场由过去单纯的售卖精神产品转变为新的文化认同和协作创意生产关系,创作者也积极接受和运用来自读者的“声音”,捕捉多元构型信息,形成协同创作的创意观念,这种文学结盟进一步印证了融媒体时代作家身份的转型。

(三)跨界叙事与媒体嵌套。在媒体间高速传输的文学,真正吸引人的往往是由语言符号所搭建的创意故事,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情节叙事。这种叙事本身就具有穿透多元媒体的创意潜力。世界知名的非虚构叙事评论家杰克·哈特指出:“一个成功的故事叙述者应该充分了解故事的基本理论和框架。掌握了它们,你将在任何媒体中赢得广泛而热情的听众。”6发现故事内部结构中可能进行媒体交互的语言潜力——这正是现代很多流行媒体题材选择所要面对和破解的难题。例如在悬疑、谍战、穿越类题材作品中,那些扣人心弦之处、戏剧化的设计以及叙事视角的多重转换,都可以导入多元媒介信息,增添和嵌套多元创意设计,进而获得故事的最佳讲述方式。

融媒体赋能正在改变人类对于文学创意的固化思维,带来了文学新的发展空间。跨界融媒体环境成为创作者面对的新常态。如何辨证地分析融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借力融媒体技术激发文学创意,成为创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文学跨界创意新势力

融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创意是通过多元媒体界面交互,激发出的创新活力,往往借助多元媒体平台嵌套来聚合创作者与用户共同建构的创意新势力。

(一)创意主体从个体走向融媒社群。融媒体激发出创意生产的社群化态势,传统的文学创作由一人完成的独创模式也随之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集体创作、团队运营、融媒体制作集群成为创作主体。尤其是在火爆的网络文学市场,社群化创作成为创制融媒体文学大IP的先导性战略部署7。享誉全球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工作坊,在集体创意激活、灵感运作方面就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集体讨论创作议题、多方位探讨创意的生成、融合写作,乃至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和推广,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和实践,各类文学创意工作坊和网络创意社群成为团队开展文学创意生产的成功范例。

(二)媒体载体从程序迭代转向融媒“套盒”。西方学者认为旧媒体不会消逝,在新旧迭代过程中,新媒体与旧媒体取长补短是一个“再媒介化的过程”8。在融媒体时代,单纯的新兴媒体也有其功能局限,需要与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进而打通多元媒体数据库的内容通道,形成“套盒”式媒体集成。“单媒体的叙事在今日世界显得愈加势单力薄,难以为继。跨媒体创意,成为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核心”9,因此,形成多元媒体融合的套盒式内容创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网络时空中,“跨码”逻辑和语言符号发展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多向度的套盒式结构10,也深度影响着现代融媒体文学的叙事样式和文本生态。

(三)文学显象从虚拟仿真走向“高保真”。从媒体进化史角度来看,后生媒体显然优于先生媒体,正如唱片留声机被收录音机所取代,后又被电视电脑取代,单向度的音视频记录逐渐被“可以高度还原”原声的新媒体替代,在媒体迭代进化历程中,不仅声觉空间向视觉真实靠拢,拟声向真声还原,而且图像也向自然回归,黑白色被彩色取代,模拟信号被数字信号取代,彩色又被超高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所取代。由此可见,媒体再现文学的目标是朝向“逼真现实”进化,打造出可以无限贴近真实的媒介时空和逼真体验界面。

总之,融媒体技术赋予了文学向多元媒体敞开的新生活力,不断激发着文学创意作者的创造潜能,开拓着更为广阔的文化创意时空。

三、融媒体文学创意路径

文学创意就像“数码魔术”一样创造着新的形式和意义。形式创意是创意产业的重要方向。文学创意非常重视充满设计感的艺术型塑,从文学形式美来看,创意突破原有文学的表象、表意功能,扩大了“形”“音”“意”综合的形式感和表现主题命意的导向性。

(一)媒体文化融合路径。多元媒体文化有机融合,便于我们寻找到文学创意生产和传送的多元机制。融合文化倾向于将单纯的生产型转向为多元参与型的创造合力。亨利·詹金斯指出,“融合代表着一种范式转换——这种转换表现在,以前是媒体独有内容,现在是内容横跨多媒体渠道流动”11。个人化媒体与大众媒体的界限已不再分明,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学产品。激励创作者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创作个体,另一方面来源于客户在融媒体端的多样化定制需求,这两个方面在融媒体通道可以得到更好的对接,激发出更为多样的融媒体文学内容和创意样式。融媒体的这种融合设计本身就是数码魔术的展示方式,希里斯·米勒就曾指出“新的电脑媒介使文学与以前的文学完全不一样了,从头到脚完全不一样。”12虽然这种网络神秘性只是直观的感受,但在网络媒介中,生产、创作和传播的文本,的确带有了融通性的怪异甚至通灵的梦幻风格,正如如今网络文学中奇幻、修真类作品蓬勃兴起,它们吸纳了网络平台平等交互、共同参与的游戏化创作方式,并自发组成功建了创作与鉴赏的内部文化同盟——文学社群——文学创意共同体。

(二)综合跨界演绎路径。这是文学创意参与融媒体创作的关键路径。跨界性创意可以激活文学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文学与美术创意、影视创意、舞蹈创意结合,可以产生更加积极的链锁效应。如央视推出了一套文化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其中有一期聚焦莫言和他的《红高梁家族》,节目有机融合新闻访谈、戏曲、话剧、舞蹈和影视回放于一炉,不仅集结故事文本内容,而且全方位展现《红高粱》诞生和改编的过程,全景展示影视剧创作的台前幕后花絮,再现了舞台剧装台设计和演员的个人参演体悟,通过戏曲片段《猫腔》展演与舞蹈揭示出动作内涵。将文学文本经过全媒体参与,打造成为融合视听语言、参与性游戏和学理性探究的综合文学盛宴。同样,文学作品的融媒体跨界宣发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2021年7月,作家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就采用了融媒“沉浸式”——读者步入发布会现场,即沉浸在了作品的视界之中,朗诵、舞蹈、微话剧等艺术形式将小说中的人物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新书亮相提供了“更具代入感、观赏感的跨界演绎体验”。

(三)跨界融合叙事路径。在融媒体时代,跨界、穿越和融合成为在计算机算法中易于实现的拟象,而深入到界限的边界,突破辖域、进行解域正是叙事创意的缘起。仅就文学创意而言,“不受限”“破局”就是要打破旧有叙事规约、原有秩序,突破商业功利辖制,实现创作超越。如今网络超链接提供了各种可能,诸如超文本、超现实、超体等技术改造,正是对原有主体的超越性叙事引导。原主体成为新创意的宿主和起点,例如进行时空语境下的环境交互,便产生了穿越题材、仙幻轮回、盗墓疑云等类型。作家放弃创作独断,只作开篇引导,后续由网民接龙创作,便产生了受众参与的接龙叙事小说;通过文字的数码(html)格式,链接到声音、图像或虚拟场景,可以实现文字的超链接和意义增殖;还可以通过故事文本的现代科技赋能,融合肉身与机甲战士,创制出超体生化人科幻叙事13

(四)增强创意黏性设计路径。文学创意尤其需要“黏性设计”。从接受效果来看,一部有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俱备奇特的构思、引人注目的视角、别出心裁的情节、生动可感的人物和细节,乃至耐人寻味的深度。为何有的作品能够人尽皆知、耳熟能详,而有的作品劳心废神却寂寂无闻?这主要在于创意的黏性不足。丹·希思认为创意黏性离不开四个方面:一是从贴近生活的简单行动出发,这样便于广泛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二是运用鲜明生动、易于记忆的具体形象,充分实现绝对理念“感性显现”14;三是能够抓住情感要素,也就是要“接地气”“走心”,触发情感反射;四是要有极其意外的结果,达到出其不意的审美快感。

在融媒体视域下,文学创意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学在融媒体参与的审美构型中可以实现更为多元的“修辞性”效果,获得更具黏性的创意路径。

结语

融媒体打开了文学跨界审美构型的新模式,无疑为文学创意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跨媒介间的符号交互、空间融合、视界渗透、内容激活,造就了融媒体文学更为多样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内容。强化多元媒体间的互通性、共通性,关注和激活创作主客体能动性,正在成为参与融媒体文学创意发展的新动向,顺应融媒体发展的时代新局,正视文学创意背后的艺术规律,产出更为丰富的文学创意内容,也将成为未来融媒体文学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向创意发展的新局,文学的融媒体变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学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性”依然在新媒体社会不可或缺,而且在未来层出不穷的文学创意避让能让融媒体时代的人们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文学创意,即运用创意思维,以多元和系统的方式从事文学活动与创作,实现对于文学意蕴及其作用的强化,增进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文艺报》2009年8月18日第3版。

2.温怀疆等主编:《融媒体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页。

3.麦克卢汉:《媒介论集: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5页。

4.[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5.[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6.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叶青、曾轶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7.参见:纪敬:《晋江文学副总裁刘旭东:网络文学集体创作易形成大IP》,《千龙网》,2017年7月7日,https://cul.qq.com/a/20170801/041069.htm,2017年7月7日。

8.Jay David Botler and Richard Grusin,: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p.71.

9.凌逾:《跨界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317页。

10.参见:[俄]列夫·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车琳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4页。

11.[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53页。

12.[美]希利斯·米勒:《萌在他乡:米勒中国演讲集》,国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29页。

13.高凯:《刘震云新作<一日三秋>首发》,《中国新闻网》,2021年7月1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1/07-18/9522549.shtml,2021年7月18日。

1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3页。


作者:苏喜庆,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