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优选汇 | 从展览到展演——科技艺术浪潮语境下美术展览叙事方式的延伸

发布时间:2023-01-20 09:59:20 |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 作者:张秀慧 | 责任编辑:秦金月

原标题:从展览到展演——科技艺术浪潮语境下美术展览叙事方式的延伸

编者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近日发布成果。

本届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吸引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积极参与,共有695个作品参评,其中长评335个、短评323个、微评37个。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专家匿名评审和网络票选,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优秀作品50个,其中长评33个、短评15个、微评2个,同时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

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每两年举办一届。活动旨在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明确要求,有效团结凝聚壮大网络文艺评论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拓展了优选范围,首次将500字以内和五分钟以内的微评纳入优选范围,包括视频评论、弹幕评论、留言评论等新型文艺评论。汇聚了组织力量,在往届个人自荐的基础上增设组织推荐,中国文联系统、中国评协系统、“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成员单位、中央与省级主流媒体等积极参与,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优势。网络投票互动热烈,中国文艺评论网开发推出了投票专页,入围终评的103个作品吸引广大网友积极投票34万,引发了一轮网络热潮,充分体现了网络文艺评论的特点。

即日起,中国网文化频道将转载发布部分优秀评论作品,以飨读者。文章均为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不代表本网观点。


从展览到展演——科技艺术浪潮语境下美术展览叙事方式的延伸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人类已经历过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和铁路时代,电力、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时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时代。第五次技术革命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标志,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谭力勤在《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中表示,科技的“奇点时代”即将到来,科技艺术浪潮可能会如八五新潮美术那般给国内美术界带来转折性的变化。最近十年,中国艺术的创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当下频频出镜的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还会有可穿戴的智能艺术,生态化建筑艺术,智能交互仿生艺术,以及能源食品智能艺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艺术形式的变迁,创作方式的改变和传播途径的丰富,催生跨学科、跨媒介的叙事延伸。

数字敦煌博物馆截图(作者供图)

一,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微观视觉叙事

美术作品属于造型艺术,最初的展出方式一般是静态放置原作或复制作品,现场要求恒温恒湿、空间广阔、光线稳定。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作品的展示方式提供了多种选择,也为作品内容的深度解读和跨媒介叙事做了很多成功尝试。以近年来北京故宫数字化建设过程的几次大型展览为例,可管窥不同时代的变化。

在中国绘画史上,出于造纸技术水平、古人坐卧空间和绘画材料价值等多方因素的限制,明清之前的作品尺幅都不大。直至明清时期的坐卧器具变成高足,造纸技术水平获得大幅改进,造出大幅宣纸,出现长锋羊毫毛笔,绘画史上才逐渐出现大尺幅的书法、绘画作品。但是,绘画史上有大量的经典中小尺幅作品,仅观看原作,难以研究画面细节。出于对作品的保护,现代人在博物馆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是作为文物的作品,只能在展柜前远观。较早突破这种视觉限制的是《千里江山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展示。《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山水画作品,尽管长约12米,但宽度仅有半米,后者成为观众体会细节的限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运用了当时的尖端科技PG灯,即高亮度投影灯,通过光学投影原理,采用高亮度光源,将画面局部放大在长147米,宽22米的LED屏幕上,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细节非常清晰,为作为文物的作品图像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传播方式。

实现从局部高清到整体高清的是在2010年6月,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采用了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里江山图》的局部展示更为全面,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所有细节。同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对《清明上河图》更进一步,借助现代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画面放大至长128米,高6.5米的屏幕,比原作放大了30倍,细节更为清晰,气势更为震撼。更为难得的在于,画面冲破了美术门类的静态局限,图像中的人物、走兽、河流等物象都是动态的,虹桥下的河水托着船只前行,路边的人群熙熙攘攘,城外的牛羊慢慢悠悠,更具有电影艺术的时空感,给观众带来新奇、震撼的艺术体验。

这种高清数字图像代替绘画原作的传播方式渐渐受到追捧,不仅在博物馆能领略到,在一些高端消费场所也能感受。2019年,北京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曾用55000组灯光把《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投映在故宫屋脊供观众欣赏。2022年5月,广西南宁的祖龙AC MALL科技艺术购物中心运用全息投影技术,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到长25.8,高3.5米巨幕。科技水平的进步让古代经典作品突破尺幅限制,走出博物院,高清巨幅图像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流行趋势,也给观众和研究者带来新体验。

以上属于科技艺术在公共空间的传播,为了让观众随时随地观赏作品,艺术真正的走进私人生活,在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角色的今天,北京故宫的数字化建设还体现在对手机APP的开发上。

2013年5月,北京故宫首次尝试开发手机APP,选取知名度较高的《十二美人》图作为主要介绍对象。APP以藏品的高清图像为基础,以古乐作为背景,用户可以用放大镜效果查看图像,结合家具、陶瓷、宫廷生活、书画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对绘画本身的构图、技法进行分析,帮助观众从专业角度欣赏。同样类型的APP还有2015年上线的《韩熙载夜宴图》、《故宫陶瓷馆》、《清代皇帝服饰》等。《韩熙载夜宴图》根据画面内容,分为听乐、观舞、暂歇、清吹以及散宴五个段落,不仅有高清影像和细节放大,触摸画卷中的人物,她们即会奏起古乐,跳起舞蹈,还融入语音、文字以及视频等媒体信息,用专业的注释介绍画中的历史故事和印章等,让用户拥有更直观的视听体验。

2015年2月,《每日故宫》APP上线,同样以故宫藏品的高清图片为基础,仿照日历形式明天为用户推荐一款藏品,解读其工艺要点和背景故事。不同于前几款专门介绍某一种类型、一种主题的APP,这是故宫开发的比较全面介绍藏品的一次,包含书画、服饰、陶瓷、文玩器具等诸多藏品。同时,还可当做笔记使用,记录和保存各种信息,既有陶冶情操的精神价值,又有方便生活的实际意义。

梳理可见,依托图像采集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作为文物的原作的尺幅限制已被缓解,高清图片已经成为美术作品图像传播的基础。虽然这一阶段的传播和接受方式仍停留在图像外部,通过文化背景、故事情节、背景音乐等帮助观看、鉴赏高清图像。正因此,才有了对图像内部元素进行探索的可能,才会有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叙事。

二,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叙事的初探与流行

2010年6月,在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上,虽无《清明上河图》原作,但有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所有细节。展示还根据画卷情节安排了54个场景,模拟了700多段人物对话,结合场景声效和优美的音乐,观众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多点触控的荧屏上进行点击,不仅可观赏画面的任意细节,还能随着画面位置的变换和声音的平滑过渡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身临其境地感受八百多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

这是国内展览较早运用沉浸叙事的案例,在突破传统美术作品静置展览方式的前提下,突出了视觉和听觉式沉浸。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较晚些的展览不再局限于视觉和听觉,而是结合与作品图像有关的实物、人物形象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运用展演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多维度的立体叙事,一场展览可看作是对作品的一场演绎。

2016年,“文化国门名画大观——《韩熙载夜宴图》数字艺术展”分别在厦门鼓浪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开展,与以往仅仅放大画面细节的展览方式相比,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展演。此次展演也是以高清数字图像为主,突破点在于安排演职人员仿照画中人物形象,在充满江南诗意的白墙青瓦、流水廊亭中现场演绎画中故事,有的于仿古屏风后,在坐榻上插花、品茶、燃香,有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古乐的节奏中翩翩起舞,营造出实景与画境结合的古典意境,令观者有更真实的沉浸感。此种方式有机整合了绘画艺术、表演艺术,结合APP、直播等现代传播优势,实现了中国传世经典画作的多元、互动式推广传播。

现阶段更进一步带领观众体验沉浸式叙事的是2022年1月在北京、重庆陆续上演的《画游千里江山—沉浸式光影展演》,重点突出“游”和“沉浸”,是致敬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项目。本场展演1:1高清复刻《千里江山图》长卷,将绘画作品和舞蹈诗剧结合,采用多台超清投影,融合VR、全息、升降等舞美技术,再造宋徽宗创办画学求贤若渴的文化环境。演出的前半场,演员身着宋人服装演绎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观众以画师身份参与其中,犹如穿梭于宋朝街头。后半场的人物则改为身着画面中青绿色服装,配合舞蹈演绎画面故事。表演结束,现场还开设手绘空间,观众可以选择《千里江山图》的局部体验王希孟的作画过程。此次展演着力打造“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真实沉浸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体验,创造性的演绎历史。

以上沉浸式叙事的案例共同点在于用尖端科技再现作品原境,形成虚拟性真实。此外,沉浸式叙事的另一种探索是搭建真实布景。为了迎接2022年春节的到来,故宫博物院在西北角楼前搭起《千里江山图》主题布景,以实物再造王希孟画中的青绿山脉,再现起伏连绵之感,比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巨幅平面背景更为立体,观众可穿梭其中,白雪覆盖,更有江山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二者是实物和虚拟的对比,都需要尖端技术和良好的经济水平支撑。

其实,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古代经典绘画作品的演绎有很多案例,例如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第一期和《国家宝藏·展演季》,演绎的国宝都是《千里江山图》,2022年的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也源于《千里江山图》,虽然演绎对象是画作本身,但演绎方式仍是表演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再造历史,并通过专家讲解介绍图像。影视化的传播方式为当下的美术展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助力。

当下人气高的美术展览不再是只对原作简单的摆放式静态展出,仅满足视觉追求,而是追求创新性和出圈感,越来越注重对作品图像的挖掘,探寻展示形式和内容的多种解读方式,创新性越来越强。同时,不仅注重作品的外部观看,逐渐进入作品内部空间的关照,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视觉限制,结合舞台剧、舞蹈、音乐等相邻艺术门类进行传播,追求多种器官的共同刺激,注重沉浸感。沉浸式叙事经历了一个“视觉-听觉-触觉-综合”的发展过程,当下的美术展览演化为展演,综合性成为流行趋势,丰富了美术作品以视觉为主的叙事方式,呈现出跨学科、跨媒介传播,依稀可见近十年来美术作品展现方式的丰满与立体。

三,沉浸式叙事浪潮下的数字化建设成为文博单位发展的必然之路

沉浸式展演的前提是数字技术的支撑,在科技融于艺术的探索道路上,北京故宫在全国一直处于前端,百年前就开始做清宫影像采集。2002年起,故宫建立数字化资产应用研究所,开始了三维数字化的应用建设,在博物馆数字化探索的道路上走了20多年,探索出一条适合故宫博物院的三维数字化道路,数字化保护、数字化研究、数字化展示,集保护、研究、展示“三位一体”。在数字化展示方面,沉浸式展览是一种趋势,另一种流行趋势是虚拟展厅和在线展览。

2015年12月,北京故宫推出《故宫展览》APP,这是一款虚拟展厅,整合了近几年来推出的众多精品展览,用户可以全天候访问线上展厅,观看展品图文,查询导览地图,以图搜图,进行展厅全景虚拟漫游,开启了虚拟现实VR模式,最大限度地为无法前来实地观展的公众提供了实景观赏体验,打造7×24小时永不落幕的故宫展览。这开创了传统展陈与数字媒体相结合的展览新格局,突破实体边界,让接受群体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更为广泛,全面提升博物馆开放性及公众服务水准,从“馆舍天地”转向“大千世界”。鉴于此,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为虚拟展厅和在线展览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契机。一时间,美术助力抗疫成为业界同仁的共同追求,虚拟展厅和在线展览成为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流量加持的新筹码。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对线上传播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了数字化建设,敦煌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多家单位都致力于高清图像的采集和数字化展览的推介。出于保护、研究和传播的要求,对于尚未开始数字化建设的文博单位,科技融于艺术的浪潮下,数字化建设会成为必然之路。当数字化和数字艺术展成为常态时,展现如何独有特性,有效避免这一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又会成为新的挑战。当下元宇宙称得上科学技术炙手可热的新风口,相信不久的某一天,元宇宙世界的博物馆建设完备,也会成为各大博物馆继续面对的新话题,继续改变图像的叙事方式。对于研究者来讲,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带来的诸多突破,是科技艺术时代的优势所在,但对原作的高度认知和研究始终是根本。


作者:张秀慧,江西画院美术理论研究人员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