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2025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启幕

发布时间:2025-11-21 14:59: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张静

中国网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 秦金月)11月21日,2025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荣宝斋大厦启幕。

本届文博会以“古韵今辉·魅力文物”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的办会方式,集中呈现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的标杆性成果,并同步启动“一展双交”(即“展览+交易+交流”)三大版块的多元活动。

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始终践行“以文惠民”理念,成为北京推进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的经典品牌。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多项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的重磅成果。

《“北京指数”2025年半年度报告》正式揭晓,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现有文物拍卖企业和文物销售单位数量全国占比超1/2;文物艺术品年交易流通达数十万件,全国占比超1/3;拍卖市场年交易额占全国拍卖市场交易额近2/3。2025年上半年,北京文物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为89.74,同比上升10.57%,数据显示北京文物艺术品市场活力日益恢复,呈现回暖向好的发展态势,北京作为全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龙头城市地位持续巩固。

会上正式发布“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文物艺术品追踪系统元数据标准”。该标准是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文物艺术品溯源元数据国际标准,2025年10月17日在日内瓦联合国国际电联总部正式评审通过。从此世界各国的文化数字化交往有了统一的通用语言,国际交流和传播将使用中国制定的底层规则推动全球文博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同时也将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各类应用文物艺术品数字场景提供“对话桥梁”。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文物艺术品数字化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标准与基石。

西城区和朝阳区作为北京市代表,分别发布本区“十四五”时期建设成果,西城区依托琉璃厂古文化街等文化地标,传承传统文脉、强化科技赋能、激发现代活力,形成了文物艺术品交易展示与城市新形态、新场景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朝阳区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打造起多层级文物艺术品消费生态,持续深化制度性开放,系统构建文物艺术品繁荣发展新格局。两区协同助推北京实现文物艺术品交易产业全方位跃升。

另外,文博会期间将推出四项精品展览,重点呈现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底蕴:“玉德金声——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古代砚台展”遴选130余方古砚,讲述文房雅器背后的历史故事;“千年漆韵——中国漆器艺术大展”以时间为轴,呈现跨越3至20世纪的漆器珍品;第五届潘家园民间收藏艺术品展集中展示民间精品,倡导健康收藏理念;“北京博物”热搜榜线上汇集百件重点博物馆文创精品爆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文化传播。

本届文博会交易版块涵盖“京华文博甄选会”“2025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季”“国际文物艺术品线上交易会”“文物艺术品惠民拍卖”四大核心活动。其中,“京华文博甄选会”以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为核心,打造“街区即展馆”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工行北京分行提供消费满减活动;“2025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季”统筹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数十家头部企业,线上线下同步推出多元品类拍品;“国际文物艺术品线上交易会”打造全球线上展览展销的艺术盛宴,激活文物艺术品市场新动能;“文物艺术品惠民拍卖”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文物艺术品走进大众消费视野。

为共谋文物艺术品市场高质量发展,本届文博会交流版块聚焦互动体验与行业赋能,包括多场全城公益鉴定活动,为市民提供专业鉴宝服务;“科技向实・文化向新”行业研讨会,探讨科技赋能文物鉴定、IP活化等热门话题;“京华文博寻宝之旅”市民可打卡地图并赢得奖励;“指尖考古局”互动体验活动将打破展览壁垒,让观众亲手触摸文物标本,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

2025文博会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21日。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010-88824983   姜先生   电子邮箱:jiangyp@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