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以国家的名义—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调查报告》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5-09-09 21:55: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张静

中国网9月9日讯 近日,反映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国家的名义——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以国家的名义》)推出,由国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分为“少年之痛”和“护苗行动”两大部分共21章,30余万字,被称为“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里程碑式记录”。

《以国家的名义》的创作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全程支持和指导。据悉,该书自策划审定起,即引发多方关注。

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在审定这部作品时指出,《以国家的名义》着眼于反映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现状及检察机关协同社会各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成效,进行了大量采访和深入思考,并结合网络热点案件进行文学创作,文笔细腻,描写生动,能够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回望和思考。

最高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在审定该部作品时也评价说,《以国家的名义》是一本全面阐述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现状的纪实作品。该书对当前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网络侵害、心理危机等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焦点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对政府有关部门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和司法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和举措做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记录。

该书是第一部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记录的书籍。本书不仅对社会各界综合全面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保护的现状提供翔实资料,也对于更好地解决未成年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推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和司法保护“六大保护”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指引。

《以国家的名义》出版发行后,更是得到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好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评价说,“《以国家的名义》以很多具体翔实的例证为支撑,描绘出中国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得到保护的全景图。对这一重大主题的关切和生动的法律实践,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作者带着浓厚的感情书写了一部大书,也是一部生动的、向人民所书写的文学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专家建议稿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宋英辉也介绍说,《以国家的名义》聚焦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缺位与不当、学生欺凌、网络侵害、低龄违法犯罪等社会关切的问题,经过大量调查、采访搜集了丰富素材,从多个视角,记录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围绕未成年保护和犯罪预防问题在政策制定、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令人深思。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也说,《以国家的名义》以真实案例阐述了家庭暴力、监护侵害、性侵害、学生欺凌、网络暴力等社会关切问题对未成年人的身心伤害和健康人格的影响,解读了我国立法政策在这些问题方面的逐步完善以及司法实践对这些问题的特别关注,从文学的视角解读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及治理工作在法律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建设、社会及网络环境优化、监护支持与干预和国家兜底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令人动容。

在社会的广阔画卷中,未成年人总是最引人注目的群体之一。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未成年人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始终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弦,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更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使命。为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犯罪悲剧的发生,国家司法机关始终坚守在一线,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的晴空。长篇报告文学《以国家的名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作者梁庆才是一位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以国家的名义》,历时近四年,从国家司法机关、高等院校到基层一线,从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到繁华都市的困境儿童;从校园内的法治课堂,到社区里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作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多次深入到多所未成年犯管教所、专门学校与失足少年面对面的访谈,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与调查研究,同时调阅了大量的案件卷宗,收集了大量鲜活的案例与数据,真实地记录下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中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秉持着严谨的态度与专业的精神,精心雕琢每一个字句。书中不仅有对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的客观描述,更有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出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将一个个看似孤立的案例串联成一幅未成年人保护的宏大画卷。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的比较分析,作者呈现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为其他地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直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引发更多读者的反思和思考。 

国文出版社副社长鲁良洪是该作品的主要策划人之一。结合策划出版过程,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国家的名义》不仅是一部记录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历程的纪实作品,更是一部呼唤社会关注、激发责任担当的力作。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未来,关注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走近未成年人,细嗅蔷薇,和他们一路同行。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