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出海”正当时 中国纪录片加速融入全球视听市场

发布时间:2025-04-21 09:33:5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秦金月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迅速,国际合作话语权逐步提升,中国纪录片“出海”成为国际传播新名片,中外合拍纪录片成为一大趋势。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本次活动以纪实影像为媒,以“向海而生,记录永恒”为理念,11个国际纪录片节展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和发行机构代表、知名导演、制片人等业内人士齐聚一堂,100余家影视制作和播出机构与媒体播出平台参与,通过作品展映、项目推介、主题研讨、文化调研等活动,围绕纪实影像策划、创作、发行等议题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近年来,纪录片“福建出品”已成为文化界的一大现象,《柴米油盐之上》《两岸家书》《大儒朱熹》《早餐中国》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相继涌现。业内人士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的关注提升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提供了市场契机,而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迅速发展又为纪录片国际合作提供了产业基础。中国纪录片品牌建设虽非朝夕之功,但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多种手段,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建构跨文化语境下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关键在于理念。如何借助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纪录片“出海”面临的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外合拍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审美观念等存在差异,在合拍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这些差异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沟通和协调,可能会影响到影片的整体质量和创作进度。另一方面,未来,中外合拍纪录片需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拓展,不仅要关注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传统题材,还要聚焦全球热点议题,以更加深刻的视角和更具前瞻性的思维,为观众呈现丰富、多元的世界。此外,中外合拍纪录片在内容创作上需更加注重故事性和情感表达,通过讲述生动的人物故事和真实的情感经历,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崔月平

记者:宓盈婷 林凯

配音:郭清皓

片头制作: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