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聚集本土资源,借助网络平台 华人余俊武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发布时间:2023-11-09 22:28: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中国网11月9日讯(记者 秦金月)11月9日上午,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举办。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澳华文联)主席、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出席,和其他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把握数字技术发展机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探索未来海外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余俊武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从事海外文化传播工作36年。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他表示,“我经历了中华文化在澳大利亚垦荒时期的人脉聚集、交流繁荣时期的项目累积、本土发展时期的多元共融。”

在余俊武看来,文化的融入依赖于人的流动,流动的群体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它包含着长期循序渐进的融入过程。每一种文化、每一个种族、每一种信仰都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共同的利益,创新的理念和多层次的合作,使这种价值观在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认知。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传播与文明互鉴”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

聚集本土资源 走社会公益文化发展之路

余俊武介绍,20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促进了澳大利亚“物”的流动,大量移民的涌入也促进了“人”的流动,同时加速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本土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澳华文联”)于1990年成立。

与此同时,民间的文化项目应运而生,澳大利亚本土的华人艺术团体、艺术学校也纷纷成立。如何把这些能量凝聚起来形成合力?

在国务院侨办和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的支持下,2014年,悉尼华星艺术团在澳华文联挂牌成立。

余俊武表示,悉尼华星艺术团的“团”字,是一个"团结"的团,“以‘包容多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本土创新’ 16字建团方针,和‘占时段、聚节点、立品牌’ 9字定位,把有能力、有造诣、有热情、肯奉献,热爱中华文化的有志之士团结在一起。”

目前悉尼华星艺术团旗下拥有53个独立艺术团体,3000多位演职人员,他们擅长表演、歌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效聚集了本土的人脉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出与艺术节活动,悉尼华星艺术团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海外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了澳大利亚本土的社会公益文化发展事业中。

借助网络平台 线上线下推广中华文化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海外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如何让网络平台与海外的人脉资源优势有效结合?

余俊武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经验:“以互联网作为海外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创建多元化、智能化、艺术化的网络互动的平台。同时,依托中华民俗四大节庆——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的艺术表演,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來强化艺术表演在项目制作上的专业化、民间化和生活化。”

由此,更多非华语背景的当地民众,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欣赏中华文化,运用中华文化。

参与多元文化活动 让当地观众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余俊武介绍,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通过设立专项文化基金,倡导各民族艺术团体参与多元文化的活动。尤其是悉尼市政府斥巨资打造的、也是南半球最大规模的农历春节嘉年华庆祝活动,成为春节期间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文化盛会。

由于悉尼华星艺术团旗下团多,涉及面广,节目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各市郡政府主办的嘉年华艺术节的重要参与艺术团。

“据官方统计,每年观看悉尼华星艺术团参与的多元文化各项活动的人数,达上百万人次,其中百分之六十五为非华语背景的人群。”余俊武说。

也正是因为30多年来坚持在大洋彼岸传播中华文化,余俊武两度荣获由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大奖,被誉为填补澳大利亚华人话剧史空白的第一人。

由余俊武牵头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有力地丰富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发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当地观众从中华文化传统的魅力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化的自信。

余俊武说:“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未来海外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是聚集本土的人脉,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倡导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开拓新市场,用具备现代特色的语汇,把中华民族传统中蕴含着的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在海外作广泛传承。悉尼华星艺术团正在发挥这样的作用。”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