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张宁锐 李培刚 )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互惠互利,探索出很多经验,也为未来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工作打下了基础。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温州市侨联主席南品仁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认为,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需要几代人接续努力,新时代讲好我们的故事,特别要借助新侨一代的力量。
南品仁(左)正在接受记者专访 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摄
文化传承有难度 重在把根留住
“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正因为有困难,我们更应该去做,既要关注新侨一代的文化熏陶,也要注重老侨一代的文化传承。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我觉得,要从根本上把我们的文化根源保留下来,要润物细无声,久久为功。”
南品仁说,祖父南怀瑾以及和祖父一样的前辈们,无不为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心尽力,中华文化传承和推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我们这一代人,一方面要守护好中华文化的根脉,另一方面更要做好中国与国际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
用好侨联组织 发挥侨胞优势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依靠侨团、侨胞的作用。需要有组织地给他们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多感受、多接触我们的特色文化,让他们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南品仁告诉记者。
南品仁举例,中国侨联开办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邀请海外华裔青少年来中国。在活动中,各位营员可以来中国实地了解所到城市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之厚重,体味乡愁。他们通过这一次次的经历,逐渐会变成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对新侨一代,要从他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内容出发,我认为乡情、乡音、乡愁这些内容都可以去做,在这方面侨联组织要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发掘侨胞的优势。”
文化交流要润物细无声 久久为功
“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一定单从语言和文字为着眼点,可以从衣食住行出发。比如,介绍我们的饮食文化和唐装等特色服饰。先让受众喜欢,再一步步了解,不能太生硬,要接地气,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南品仁认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可从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出发。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时俱进,也要循序渐进。南品仁说,“传统文化的传承,要重视家庭教育,很多时候,国学基础、人格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启蒙的,所以家长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培养非常重要。”
谈及国学大师南怀瑾对自己的影响,南品仁是这样说的,“爷爷对我最大的教诲,就是教育我:人要有一技之长,并能够以此立足于社会和维持自己的生活,哪怕做苦力都是可以的。不给社会拖累,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