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2月20日讯 (记者 秦金月)2月18日,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哗变》再度亮相首都剧场。
《哗变》是北京人艺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由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执导,1988年首演,任宝贤、朱旭等艺术家出演。这样一部全部靠台词支撑的话剧,被称为“话剧姓话”的典范。2006年,重排版的《哗变》上演,由任鸣担任重排导演,冯远征、吴刚、王刚、王雷等中青年演员接过接力棒,并一直上演至今。
虽然是外国作品,但带有明显中式表达的舞台演绎,让这部作品成为了北京人艺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每次伴随该剧上演,都会产生“现象级”场面——不仅一票难求,还会引发各种讨论——正如媒体对该剧的评论,“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变换的场景,也没有大幅度的人物动作和肢体冲突,纯然靠语言之美撑起舞台。该剧语言的精妙和张力,导演的节奏和场面把控,演员的真诚和准确表达,展现了何谓‘真正的中国话剧’。”
《哗变》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密集的台词、紧凑的节奏,原告与被告的交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哗变》舞台呈现被观众誉为“台词风暴”。导演任鸣曾表示,这样一部作品“对台词的要求是无限的。”演好这出戏,不仅需要语言的功夫,更需要内心强大的逻辑支撑。正如冯远征饰演的魁格在剧中的“名场面”——“草莓事件”“淡水事件”“电咖啡壶事件”“电影事件”……长达数分钟的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大段陈述,却由于人物内心的完整逻辑和饱满情绪对观众造成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那个时候,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有依据的,这样才能在舞台上让观众感受到他的愤怒和神经质。”冯远征表示。
《哗变》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作为同时参演过两版演出主要演员的吴刚,曾经在老版中饰演玛瑞克,在06版中饰演律师格林渥。他认为,这部剧要演的精彩,核心就是“把台词的意思准确传递给观众”,“格林渥是这个戏节奏的把控者。我希望追求每天和每天都不一样,都有提高。”
《哗变》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饰演检查官查理的王刚表示,演员并不是在背词,而是在与对手交流:“我们人艺的表演方法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这样,我们在舞台上作为一个检察官,或是一个被询问的证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台词往来,行动就特别有意思。”
剧中玛瑞克的扮演者王雷也在追求人物塑造上下功夫,“演了这么多场,我们依然在努力思考,怎么能够把台词说得更精准,让人物个性再现得更鲜明。”
《哗变》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没有场景的变化,也没有复杂的舞台调度,剧中除了律师格林渥和检察官查理,其他所有人都坐在座位上完成表演。导演任鸣曾说道,“这个戏演员是不能动的,这对演员、对导演甚至对观众都是极大的挑战。但是同时,这种对演员的限制,却让演员的表演有了更纯粹的发挥。”冯远征把这一点总结为一场“坐着把戏演好”的挑战。“尤其对于不少新加入剧组的年轻演员,他们在舞台上看到、学到什么是人艺式表演。”不管是舞台中央正在进行“激战”的陈述者,还是后面一众坐着的陪审团,每一个人都在通过不同反应,共同推动整个法庭质询,用每一个细节,吸引了观众全部的注意力。这也是这部剧的舞台魅力之一。
本轮演出将持续至2月24日。
《哗变》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摄影:李春光)
科技探寻奥秘 文物述说历史
2025-02-17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