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马萧林委员:赓续中华文明根脉,让文物点亮大众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09 10:39:59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刘微 | 责任编辑:姜一平

编者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征程,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3两会特别策划,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委员,为文化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开门搞考古,深入挖掘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让文物活起来,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

……

扎根文博界近30年来,做与历史对话的联络人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始终如一的追求。马萧林告诉人民网记者,今年,他将重点关注文博领域的文物安全保护及活化利用等问题,提出关于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的提案,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而努力。

在马萧林看来,如何实现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对文物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常值得关注。当下,许多考古成果被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陈列展览、文创产品、数字化体验及公众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找到结合点,文创产品让文物潮起来

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三星堆面具冰激淋、四神云气冰箱贴……近年来,极富创意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不仅掀起全民考古热潮,更成为各大博物馆吸引观众、连接大众生活的“出圈密码”。

作为国内首个推出考古盲盒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一直走在文创赛道的前端。谈及创意初心,马萧林介绍,“我们从珍贵文物藏品中提取文化元素,希望通过这些精心打造的文创产品,让大家体验到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年轻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更多人对文物亲而近之。”

“感觉把博物馆带回家了”“新知识又增加了”“一点点挖出‘文物’的感觉好解压但也挺累的,考古人真辛苦”……许多网友在网络上分享买到文创产品的喜悦,更会主动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到考古工作的不易,这样的反馈让马萧林感到欣喜。

“我们会不断提取新的文化元素,研发新产品,不断往前跑。”马萧林表示,深挖内涵,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是文创创新的出发点,要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智慧,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用好数字化,科学技术让文物动起来

从隔着玻璃看文物到沉浸式互动观展,科技让文物动起来,也让更多人选择在日常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在5G、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赋能下,博物馆中的文物信息得以情景化可视化。观众打开手机扫一扫,可以用手指360度拨动虚拟文物,从不同视角清晰观察到它的局部细节;智能展示设备和互动专区的增加,让大众与文物可以“亲密接触”。

“打造智慧博物馆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马萧林认为,在博物馆数量大幅增加的当下,首先还是要把文物的基本陈列做好。新的科技手段更新了陈展形式、表达方式,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

此外,马萧林认为,通过新媒体的力量,文化精品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从而引发公众围观,让更多人看到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据马萧林介绍,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在打造数字博物馆,近期已完成近千件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希望将文物呈现在故事情境之中,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到文物的前世今生。

探索新表达,跨界展演让文物活起来

火爆出圈的“唐宫小姐姐”,惊艳刷屏的《只此青绿》……博物馆将陈列展览延伸到舞台,探索出让文物活起来的新表达。

“《唐宫夜宴》就是从河南博物院展示的文物当中获取的灵感,让彩绘陶俑幻化成唐宫少女,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马萧林表示,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此外,河南博物院自2000年创办华夏古乐团,复原演绎了贾湖骨笛、编钟、编磬、琴、瑟等音乐文物。谈及创办初衷,马萧林说,想让文物奏乐,让文物唱歌,让文物跳舞。“我们会在现场演奏过程中打造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在听古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的场景,包括动起来的文物、古画中的人物,从而吸引观众更好了解古代音乐文物和历史。”

近期,华夏古乐团根据巩义石窟中的伎乐人形象,以及敦煌乐谱遗留的曲谱复原了唐代乐曲《倾杯乐》,以鲜活的形象向大众展现1400多年前北魏至唐代乐器的形状和演奏方法。马萧林认为,“这次复原展演用古乐方式讲好文物背后故事,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在马萧林看来,走进博物馆已成为公众的生活新常态,穿汉服买文创则变成年轻人的新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愈发深入人心。“默默无闻的考古人、博物馆人逐渐从后台走到前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新时代的文博事业真正走进了‘黄金时代’。”

马萧林表示,会继续努力用活考古成果,运用新手段,实现新表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同时,加强多语种、全媒介传播的有效性,让世界看得到、看得懂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监制:黄维、雷阳

统筹:刘颖颖

文案、采写:刘微

剪辑:刘微

视觉设计:王柯涵

素材来源:河南博物院、河南卫视

鸣谢:河南博物院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