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站内搜索

让延安木刻版画“流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3-03-08 09:37: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崔一非 | 责任编辑:郑伟
《杨家岭的春天》剧照。  国家大剧院供图

该剧用舞蹈语汇呈现黑白版画作品,将版画硬朗坚挺的线条笔触与民间舞的气韵风格相结合,通过动态舞姿让版画“流动”起来,彰显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开幕演出,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近日在线上展播。

该剧以陕北延安木刻版画为叙事线索,回望80多年前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进行艺术创作的故事。《杨家岭的春天》以浪漫、诗意的笔触,从“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铺展开来,凝练深情地记录了一群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舞蹈家到延安后思想情感的转变,完成了对一段革命历史的抒情写意。

延安木刻版画是中国美术的瑰宝。该剧用舞蹈语汇呈现《来了亲人八路军》《当敌人搜山的时候》《豆选》等黑白版画作品,将版画硬朗坚挺的线条笔触与民间舞的气韵风格相结合,通过动态舞姿让版画“流动”起来。不少剧情来源于版画,比如第一幕群舞“抗旱”,便是对古元创作于1943年的版画《抗旱》的动人再现。

舞台设置了双重空间,近景与远景、个体与群像相结合,生动还原艺术家与百姓同挑水、共抗旱等劳作场景。特别是“颤”的舞蹈语言,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挑扁担”这一典型劳动场景,欢快而扎实的舞步让百姓的生活体验自然流露,令人印象深刻。在陕北秧歌质朴而热烈的场景中,在皮影舞活泼而俏皮的氛围里,“深入生活、植根人民”的文艺思想在延安开花结果。

在有限的篇幅中,《杨家岭的春天》极其凝练地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自然的春天与延安文艺的春天互文,粗犷率真的陕北民风与纯真浪漫的革命精神同构,镌刻了上世纪40年代延安的红色历史。在生机盎然的自然之春里,艺术家们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引领下,积极投身文艺创作。结尾,全剧情感升华至高潮。文艺的人民性得以凸显:是延安的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滋养了文艺工作者,也是赤诚报国的艺术家们给延安革命根据地带来了文艺的繁荣。

欢快热闹的锣鼓、粗犷豪迈的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烘托出浓烈的陕北地域风情。该剧彰显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观众看到,剧中的艺术家们在延安实现了思想的巨大转变,怀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笔为枪自觉投身火热生活与革命实践。结尾处有意放慢节奏的秧歌舞步,让飞舞的红绸以慢镜头的形式在剧场飘扬。红色的秧歌扇面,印证了他们在延安生活的真实底色。舞动的安塞腰鼓,象征着艺术家们从内心深处迸发的革命激情。在杨家岭的春天里,革命的种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开出了一朵朵理想之花。

该剧不仅带观众重温了一段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更给予当代文艺工作者启迪,激励大家坚守文艺理想、传承延安精神,不断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书写新时代文艺的春天。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