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发布时间:2022-09-20 09:24:54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仲 音 | 责任编辑:秦金月

首次以国家名义亮相服贸会的布隆迪,在展区推出咖啡、茶叶、传统手工雕刻等极具非洲特色的产品,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山海经》手办、圆明园拾光买卖街、“塞尚·四季”、“盗梦空间”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先进科技打开文化交流交融新空间;“北京艺术博物馆拼布手工互动体验”“古陶拾珍特色文化体验”等活动,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服贸会,为各国加强文明交流、开展人文合作搭建平台,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的基本规律,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论断,倡导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论断、重大倡议,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展现了“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美美与共”的远见卓识,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发展方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基于不同历史、国情、习俗等因素孕育出不同文明,各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我们理应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性。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那些鼓噪“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制度对抗论”的声音,那些试图搞“小圈子”、组建“价值观同盟”、挑起意识形态对抗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才能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

文明长河共同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推进一种或少数文明的单方主张,也不是谋求在世界建设统一的行为体,更不是一种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一种文明替代另一种文明,而是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正如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正如推动共赢合作,“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独行快,众行远”;正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暖等挑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团结友爱的箴言、文明交流交往的行动,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深了共识、增强了合力。面向未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互学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必将成为现实。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0日   04 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