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与世界共舞:推开舞蹈文化之门——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举办世界舞蹈日特别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30 10:16: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一凡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中国网讯  4月29日世界舞蹈日晚,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杜威中国中心协办的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之“与世界共舞:推开舞蹈文化之门”活动举行。芭蕾舞、踢踏舞、弗拉明戈和探戈的外国顶尖舞者,以及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舞蹈专业教授参会,畅谈跨文化、跨民族的舞蹈故事,并进行了舞蹈作品展示。

image.png

▲中外嘉宾交流。

舞蹈与多元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美哈阿依·喀依尔展示了以“石榴籽”精神为立意编导的维吾尔族女子群舞《石榴花开》。美哈阿依在发言中表示,维吾尔族舞蹈是兼收并蓄、特色鲜明的舞蹈艺术。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大门,这一地域的舞蹈在体态方面既受到了西方芭蕾舞的影响,又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圆”的审美喜好;而维吾尔族舞蹈对眼神的运用则是吸收了印度舞蹈及佛教文化的元素。

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演员Ferrabia和Ernesto表示,弗拉明戈也是由多种文化滋养而生。吉普赛流浪者把东方的印度踢踏舞风带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让弗拉明戈在这片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土地上发展生长,最终成为现今风靡全球的独特舞蹈艺术。

image.png

▲中外舞蹈作品展示。

舞蹈与人民生活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姜铁红展示了蒙古族男子群舞作品《奔腾》,他表示,这部舞蹈作品塑造了风雨无阻、勇往无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形象。他强调,舞者为了呈现完美的舞蹈作品,要去感受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用舞蹈讲好人民生活的故事,讲好每一个身边的故事。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格日南加分享了藏族男子群舞《阿嘎人》的创作过程。他表示,“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房屋修筑方法,该作品与中国现状紧密结合,展现了乡村振兴、国家扶贫的理念,通过欢快的劳动场景展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演员Claudia表示,舞蹈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载体,能够展示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而每个舞者光鲜舞台的背后,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付出。

舞蹈与地域文化

来自美国的Jesse Hoselton创立了一所教授爱尔兰踢踏舞的学校,她表示来这里学习踢踏舞的美国学生大多是爱尔兰后裔,想要继承他们的民族传统。而她自己则是因为爱上踢踏舞,而愿意去学习各种爱尔兰文化。

阿根廷探戈PV大赛中国区评委Alejandro Segovia认为,探戈在阿根廷的诞生与该国的移民文化息息相关。探戈注重身体的亲密度,这些动作有助于促进原本陌生的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图片及稿件来源: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