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1日讯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日前首次推出中国建筑展览——《再利用、再生、再循环:来自中国的最新建筑》,展出来自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八个项目,展览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建筑材料回收、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诠释、利用建筑振兴乡村等议题出发,聚焦中国当代建筑师在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
过去四十年间,中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而在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千城一面”现象也引人深思。如何在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如何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何在改造翻新旧建筑的同时保留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建筑师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条传统与当代融合之路。
老建筑,新生命
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旧工业建筑-艺术区”城市翻新改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黄浦江两岸就出现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艺仓美术馆等工业场址改造案例。此次展出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从我国古代的造园原则——“因借体宜”出发,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结合,体现“精而合宜”,“巧而得体”。建筑形态与保留的原煤运码头煤料斗产生视觉呼应,为展览空间布局营建出全新的舞台,同时保留了原有江岸工业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在流变中延续着附着于地缘的时空记忆。
标准营造事务所的“微胡同”项目立足于北京前门地区的传统胡同空间,将一系列独立的客栈式生活单元围绕长方形庭院布置,既保留了周边传统四合院的灰砖色调和家院格局,又将传统院落的平面围合布局丰富为立体的、不规则的结构,对方正四合的院落进行了当代改造,在保留四合院这一北京传统建筑形式特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和谐。
更传统,也更自然
对于营造而言,“传统资源”除了旧建筑、旧空间,还包括传统建筑物质材料。竹、砖等传统材料因其环保可持续的属性正在被逐渐重拾,同时不乏运用参数化设计理念的“砖砌块”等创新演绎。此次展出的“金华瓷屋”等项目就着眼于发现传统建筑材料的闪光之处,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功能性“无缝衔接”,展示出对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的创新应用。
业余建筑工作室为金华建筑园设计的“金华瓷屋”取“抄手砚”造型,立面装饰结合了对制瓷工艺流程中不同釉色的研究。在该工作室对富阳文村的改造案例中,建筑师就地取材,使用附近的夯土、黃黏土、竹子等材料,使新建筑融入乡村景观,防止它们沦为乡村生活的“主题公园”。由朱锫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景德镇中心地带的御窑博物馆空间结构参考了传统窑,同时利用旧窑炉拆卸后收集的再生砖,延续了瓷窑的古老“行规”——每隔两三年就要拆除一次老化的窑炉并将其建筑材料再利用。
本次展览顾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展览主题之“可持续”,“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或者文化的可持续”。
呈现更立体的中国建筑实践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作为西方现当代艺术重镇,参与构建了二战后的西方艺术话语权,其建筑与设计策展部成立于1932年,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建筑策展部门的艺术机构,拥有两万八千余件馆藏。作为该机构的第一次中国建筑展览,此次展览受到一些海外媒体的关注:“(中国近年)建设的密集程度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数据表现——2011年至2013年间中国城市建设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总量超过了美国在整个20世纪间用量的总和……在钢筋和混凝土之后,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也悄然开始了另一种不同的建筑实践……这些实践者更着重社会和环境层面的可持续性。”或许国外观众也同样能够从此次展览中看到中国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浪潮中具个性和人文、环保关怀的一面。
如何展示建筑?策展技术待突围
如何展示建筑历来是各大艺术机构面临的难题之一,因为建筑“原物”不可移动、不可复制,长期以来,建筑展览约可等同于模型、手稿等的文献展,主要在专业声场内发挥评论作用,对大众的吸引力有限。但近年来不乏创新性尝试,例如刚刚结束了其全球巡展上海站,来到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安藤忠雄:青春》,就尝试复制出安藤标志性建筑作品“光之教堂”的1:1场景,在疫情持续影响国际旅行的当下,让国内观众有机会亲身体验,成了“网红打卡地”,社交网站上甚至不乏教学视频教观众“最佳拍照角度和点位”。
在策展策略上,纽约现代美术馆此次展览仍以手稿、模型、沙盘等传统展示手段为主,但同时也为丰富观展体验做出努力,例如展品包括“金华瓷屋”整面瓷片立面的复制品;“竹剧院”照片覆盖整面墙壁并延伸出包围式拱顶,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之感。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一年,将持续到2022年7月4日。
(文/张芃芃)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